第263部分(1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其實宋哲武在賺錢方面準備了許多手段,只不過許多辦法要見效,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遠水不解近渴啊。

宋哲武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忍痛將尼龍這個超級寶貝提前拿出來了。

早在淶源時,王明揚在宋哲武的“悉心”指導下就已經研製出了尼龍這個寶貝,不過研製出和生產出是兩碼事,要想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工業化生產裝置和具體的工業化生產工藝,這可不是像前世看穿越小說裡的豬腳們那樣,立刻就能像變戲法一樣,上嘴皮一碰下嘴皮,東西就源源不斷的出來了。

摸索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工藝,研製生產裝置,這件事足足讓王明揚搞了整整一年。

這件事如果放在歐美,估計有半年時間就可以做完,因為那裡有足夠的技術人才和技術力量。而且這件事,現在已經得到了部分證明。

和杜邦公司合資興建的,在美國專為生產尼龍的興華。杜邦化工聯合股份公司的生產裝置,就是以王明揚等人設計的生產線為藍圖的,不過杜邦的工程師們在看過這套裝置的圖紙之後,很快就提出了改進計劃,據說改進後的生產裝置和工藝,會使生產能力和效率都會大幅度提高。

感謝“70生人”和“cn2541”書友的打賞

第四百一十三章佈局還是缺錢

第四百一十三章佈局還是缺錢

對於這次集合競價發售股份的結果,最高興的莫過於賈景德和宋哲武等人。

這次採用集合競價得到的資金,大大多於賣出的股份的票面價值,僅用一億四千萬的股份,就換來了三億一千五百萬的大洋。

扣除一億四千萬股份的票面價值,淨剩一億七千五百萬,也就是說,太庫鐵路還沒有開始動工,就已經盈利了一億七千五百萬。

這樣的結果不僅讓眾人驚喜萬分,就是宋哲武也一樣,他雖然表面上很平靜,可是心裡那可是樂翻了天,這條極有軍事、經濟價值的動脈大鐵路,竟然不用他花一分錢就能建成了,這如何能讓他不高興。

不過,宋哲武高興了沒多久,很快就又泛起愁來。

處理完太庫鐵路這件棘手的事,宋哲武本應該很高興,原本以為需要拿出大把的銀子,可是經賈景德、賈繼英這麼一鼓搗,竟然不用他多拿出一塊大洋就辦成了。

雖說最後賈繼英還是和他商議後,掏出了1125萬大洋。可那是買的股份。

十年,不,也許是七年後,這些股份的分紅就會把本金賺回來,二十年後,北方投資發展銀行持有的,包括那騙來的日本人的6000萬鋼軌的錢,換來的這總計百分之二十一點六六的股份也許就會值個十幾億,這可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其實,賈繼英很想再多拿出一些錢入股,畢竟這可是一本萬利的大好投資機會,只是宋哲武沒有同意,這讓賈繼英很是遺憾了一陣子。

在第四路軍身上,這些年宋哲武可是隻有往裡填錢的份,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光明正大地往回賺錢。

按說宋哲武現在的確應該高興才是,可是宋哲武根本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還有很重要的事情沒有解決,那就是他在為他的移民實邊計劃犯愁。

雖然近十幾年來國內災荒不斷,災民數量眾多,餓殍不絕於道。可是,宋哲武是絕對安置不起兩億人的,更何況還要把絕大多數人安置到幾千裡之外北蒙。

按照宋哲武私下的計算,安置一人如果需要十塊大洋的話,那兩億人就需要二十億,現在要他拿出兩個億他都得勒緊褲腰帶才行,要他拿出二十億,那還不要了他的“老命”?

可是,實邊一事又是勢在必行,是絕對不能有任何拖延的,這不僅是救濟災民的問題,確切地說這是穩定邊疆和鞏固國防的百年大計。

這個時候內蒙僅有35萬人,外蒙也僅有73萬多人,兩地蒙古族人口加到一起才剛過百萬,而這兩地的總面積卻達近300萬平方公里,平均每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一個人,絕對是地廣人稀。這也難怪北蒙被蘇聯一直不斷覬覦。

如果北蒙在二戰前擁有一億漢族人口,那就相當於在富饒而廣柔無垠的西伯利亞的南部,新出現了一個比德國和法國人口還要多的的國家,這樣的結果,只要想一想就會讓人興奮的不得了

要知道德國在二戰前,即使在它吞併了奧地利後,其總人口也從沒有超過8000萬。就是蘇聯,這時也僅有1億7000萬人口而已。日本則直到40年,也才僅有79133000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