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說話的伍進,知道宋哲武對空軍極為重視,他心裡有數,這次北méng作戰宋哲武肯定忘不了他的空軍,見宋哲武點名要他介紹空軍的情況,早有準備的伍進清了清嗓子,開始介紹空軍總隊的情況。
“……空軍總隊現有紐堡…28一箇中隊;一個聯隊的改造後的強擊機QJ…2,有三個滿編大隊;DH…10轟炸機一個大隊。此外,還有我們剛剛接收的我們自己研製的偵察機Z…2,共有4架,以及容克F…13一架。”
紐堡…28是張學良送的,強擊QJ…2則是由DH…10改裝而來。容克…13是佔領太原時繳獲晉綏軍的,這架飛機是德國產的四座運輸機,也是閻錫山的專機,現在是第四路軍人員來往北méng的專用飛機,陶蓉去北méng視察就是乘的這架飛機。
偵察機Z…2則是航空研究院新近研製的,作為偵查機,對它的技術要求不高,只要具有靈活、高速、低空xìng能好就可以了。因此,這款偵查機很快就定型生產了。只不過飛機制造廠要準備正在除錯的新式戰鬥機生產線,Z…2月產只有兩架。按照麥克和高志航的意見,偵察機最少要有一個大隊。
Z…2安裝的是進口德國萊因公司的發動機,因為飛機自重很輕,又是全金屬méng皮,有金屬méng皮的整流作用,飛機的氣動xìng能極好,最大航速達到265km/h,在現階段許多戰鬥機的航速也沒有它快,只是數量太少,現在只生產出了四架。
提到全金屬méng皮,就不能不提到王助,王助對於在國際上也是新興學科的空氣動力學很有興趣,也很有研究,已經寫出了《等值雜項阻力系數》等著述。因此,現在他們自己的新式飛機的合金鋁外型設計上,採用了很多新技術,氣動佈局非常好。
王助還根據自己的研究,建議在飛機的後部加裝一個小輪。在此之前的世界各國飛機上,都是隻有一對前輪,裝在飛機的平衡點上,這對於較大型的飛機很困難。現在加裝上這個小輪,飛機在地面上拖拉很方便。
由於在武宿的飛機制造廠裡,有柯蒂斯協助擴建的工程技術人員,這個小輪被他們傳回了美國,現在國際上已經把這個小輪稱為王助輪,並得到廣泛採用。
以前巴yù藻也提出過要和柯蒂斯聯合研製飛機的事情,可是柯蒂斯一直不太熱情,現在已經開始主動要求在太原和航空研究院聯合研製飛機。這個方案剛剛經過宋哲武的批准,明年起,兩家就會在太原展開聯合研製。
伍進繼續介紹道:“我們在南北méng修建了永備機場3個,分別在南méng的包頭和北méng的曼來、庫倫。其中包頭和曼來的機場最大,都是四跑道,可同時容納飛機200架以上。另外,還在太原行署、南北méng建有野戰機場48個,最東面的野戰機場,按照司令的指示,已經於上月在科爾沁左翼後旗完工。”
三座大型永備機場其中的兩座,之所以選擇在包頭、曼來,是因為這兩處距蘇軍最近的機場的距離也都很遠,曼來距蘇軍在貝加爾湖以南,西伯利亞大鐵路經過的維德里諾機場有500多公里,距離包頭更是超過700公里,都出熬出了蘇軍飛機的作戰半徑,可以避免被蘇軍空軍突襲機場,這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麥克帶領部隊正在北méng進行訓練,爭取儘快掌握新裝備。高志航正在帶領部分加裝了無線電導航裝置的QJ…2在科爾沁訓練夜航。”
感謝“70生人”書友的打賞
第四百七十四章抗戰戰前準備(三)
第四百七十四章抗戰戰前準備(三)
伍進所說的新裝備,其實是郭文淵按照宋哲武的要求,利用機械式計算機和陀螺儀制成的轟炸機瞄準器。
前世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轟炸機瞄準器,是二戰初期研製成功的諾頓瞄準器,它雖然也是機械式的,可是準確度卻很高,美軍轟炸機飛行員甚至形容,使用諾頓瞄準器可以在萬米高空把炸彈投進馬桶裡。以至於為了長期保住這個優勢,美軍下達了嚴格的命令:規定只有在飛機升空前才可以安裝上諾頓瞄準器,飛機返回機場後,必須立刻拆卸下來上jiā。
宋哲武不知道諾頓瞄準器的具體構造,他只是知道個大概,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郭文淵說了,沒想到,郭文淵這個天才竟然還真的研究出來了。
雖然宋哲武還無法知道這個瞄準器的準確度是否能趕上諾頓瞄準器,不過麥克在使用後卻是極力誇讚,並建議這種瞄準器就用郭文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