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2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有時間,張亞飛就領著他的車隊耀武揚威地去靶場過癮。

雖然大口徑重炮和大口徑高shè炮還卡在特種合金鋼上面,可是45mm戰防炮已經研製成功,經過試shè檢驗,其xìng能要比國外普遍裝備的37mm戰防炮優異得多,這款45mm戰防炮,可以在1000米外輕鬆擊穿20mm厚的裝甲。

而最讓宋哲武高興的還是火箭筒的研製十分順利,空心裝yào技術也已經被武器研究所所掌握了。

在靶場上,被命名為鐵弩…1的火箭筒,在200米的shè程內,40mm後的裝甲鋼就像紙糊的似的,因為現在沒有更厚的高質量裝甲鋼,還沒有進行極限威力試驗。不過,宋哲武估計五十米內擊穿60mm厚的裝甲鋼應該沒有問題。

雖然鐵弩…1的破甲厚度要遠低於二戰中的美國M1和德國的鐵拳兩款火箭筒,可這是宋哲武要周立群有意為之的,並不是技術問題。

現在,為了以防萬一,鐵弩…1的火箭彈彈頭根本就沒有使用空心裝yào技術和宋哲武獨有的高爆yào。如果換裝空心破甲彈體,垂直破甲厚度肯定不會低於120mm。

研製出火箭筒這件事,到現在還只有教導總隊的部分參與士兵和少數高階軍官知道。鐵弩…1已經被列為一級機密,宋哲武可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就讓別人知道它的存在。

關於火箭筒,張亞飛也來磨過宋哲武,不過這次宋哲武的態度十分堅決,一具也不給。

第四百五十五章佈局建設成果(三)

第四百五十五章佈局建設成果(三)

新買的兩座鋼鐵廠,一座已經建成開始試生產,另一座的裝置也已經運到了白雲鄂博正在進行安裝。

因為在宋哲武的指示下,孫思榮主持的資源勘探處已經在白雲鄂博原有xiǎo礦的基礎上,如期發現了一座超大型鐵、稀土、鈮內生型hún生礦,只等太庫鐵路修到白雲鄂博就開始生產。

對於白雲鄂博有大型鐵礦和稀土礦的事情,宋哲武當然不會直白地告訴孫思榮,否則他無法解釋清楚。宋哲武只是讓孫思榮的資源勘探處優先勘探太庫鐵路沿線地區,理由就是沿線地區便於開採運輸。

擁有十臺電爐,年產十萬噸合金鋼的太原特鋼廠也已經正式建成開始試產。

至於原有的育才鍊鋼廠和山西第一鍊鋼廠,因為產能xiǎo,裝置落後,它們的裝置都被劃撥到太原鋼廠和太原太原特鋼廠。

整合了原閻錫山的兵工廠和山西主要工業設施的北方機械裝備公司,已經徹底理順了其生產結構和生產關係,原有的現代科技人才和招攬來的大批科技人員經過重新組合後,都充實到各級科研和生產部mén,使北方機械裝備公司的科研、技術實力大為增強。同時,各個工廠的裝置也都得到了更新和增加。

雖然北方機械裝備公司整體科研實力和生產能力比之西方大公司還有不xiǎo的差距,可是它已經完全具備了現代化企業的所有條件,只要安心發展,有宋哲武的全力支援,假以時日,成為一流大公司是完全可能的。

此外,在白雲鄂博,一座xiǎo型稀土提煉廠也已經開始興建。李明華秘密研究的半導體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在不遠的將來,會大量需要半導體材料。

王連章主持的醫yào研究也是碩果累累,青黴素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結晶提純的生產工藝研究,只等臨chuáng試驗結束後,就可以大規模投產。在美國的臨chuáng試驗此時也同時展開,如果一切順利,明年青黴素就可以投放市場了,這也將是宋哲武又一個重要的一個財源。

青黴素jiāo給誰來生產,誰就會發大財,這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哪個公司生產青黴素,也就可以基本肯定,這家公司註定要名揚世界,也註定會使這家公司興旺發展,成為著名的大型跨國制yào公司,這一點宋哲武早已跟李如娟解釋過。

現在在太原行署內,甚至在全國也只有興華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興華制yào公司是專mén研發生產西yào的大型公司,jiāo給它生產本來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可是要把青黴素jiāo給興華制yào公司來生產銷售,多少有一些féi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特別是分紅比例也不好劃分,按照國際慣例劃分,青黴素的專利是屬於他個人的,現在已經jiāo給了興華制yào,興華制yào理應占有絕對的大頭,劃出去的比例絕對不會過半,甚至還要更少;而留得少了,也不利於興華制yào以後的發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