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鐵路用的鋼軌、枕木和鋼筋水泥,以及民工生活必需品都是透過鐵路從太原運送過來的。
按照徐一清和喬映霞的計劃,年底前在太原和偏關這一段要先行通車,以提前部分盈利。
楊虎城在宋哲武等人的陪伴下,在太庫鐵路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一天後,便要求去晉西示範農場去參觀。
感謝“還沒發現”、“cn2541‘、“gq135okok”書友的月票和打賞
第四百六十一章抗戰楊虎城來了(四)
第四百六十一章抗戰楊虎城來了(四)
楊虎城雖然文化不多,可是他深知知識的重要,這些年來不僅自己勤學不止,對待有知識的人更是求賢若渴,十分尊重。因此,楊虎城對馮銳等人十分客氣。
在和馮銳、趙承夏、曹瑞芝幾人親熱寒暄一番後,楊虎城滿臉興奮地站在山坡上,望著黃河岸邊的滾滾稻làng和周圍那疏密相間的青紗帳許久,轉身對宋哲武說:“文戈……”
兩人秉燭夜談後,楊虎城和宋哲武之間的關係拉近了很多,楊虎城已經從開始稱呼宋哲武為宋總司令,到現在直呼宋哲武的字了。而且他也堅決反對宋哲武稱他為楊主席,要求宋哲武稱呼他的表字。
“我老家就在陝西渭南蒲城,離這黃河不到百里,對這黃河兩岸頗為熟悉。這黃河兩岸的河灘地,不僅幾十年無人問津,每到黃河凌汛,低窪處的河岸還會經常被水淹。以前也有人要想在這黃河岸邊取黃河水灌溉排鹼,可是都不敢挖堤。現在可好了,經你們一翻整治,尤其是這個虹吸灌溉,這黃河兩岸可就要變成江南的魚米鄉了。”
說完,楊虎城爆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方才,楊虎城已經見識過了黃河邊的虹吸灌溉站,既能把黃河水源源不斷地調上來灌溉農田,又不損傷黃河堤壩,還幾乎就不用電,這讓楊虎城讚不絕口。
宋哲武剛想謙虛幾句,楊虎城又感慨地說道:“文戈,你帶兵打仗的能耐就不說了,沒想到你在關乎國計民生的其它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自你入主太原後,修建鐵路、開墾荒地、建工廠、辦學校、整頓金融、整肅治安、進行土改,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山西人可是有福了”
略一停頓,楊虎城問道:“只不過,我有一個疑問,太原行署的土地政策很好啊農民們都卯足了勁在自己的田裡耕種,大豐收是沒問題的,可為什麼你沒有把這些土地都賣給農民?還要自辦農場?”
“虎城兄過獎了”
宋哲武微微嘆了口氣說:“地方要安定,農業是基礎,三晉大地在中國歷史上開發較早,經過幾千年的耕種,荒山荒地所剩不多,只有600多萬傾,在這600多萬傾的荒地中,適合開墾的土地只有不到100萬頃左右。而且,就是已開墾的土地也都很貧瘠,現在不僅是太行行署的土地如此,山西全省50多萬傾耕地都是這樣,要想增加糧食產量,除了開墾荒地增加土地數量,增加現有的土地產出更為重要。”
“要想增加現有土地的產出,只有採用新式農業技術,比如使用磷féi和鉀féi等新式化féi。可是現在的問題是,除了各地的示範農場,其它土地都不在政fǔ手中,農民們只是憑藉世代相傳的農耕經驗來種地,都不相信新技術,也更不願意huā錢購買化féi。”
宋哲武無內地攤攤手說:“政fǔ又不能強制農民購買化féi,我只好先在示範農場做示範了,希望透過示範農場的有說服力的產量,讓農民們知道採用新式農業技術種地的好處,然後自覺自願地來做,這也是我沒有把這些新開墾的土地賣出去的原因。”
楊虎城點點頭說:“化féi我在日本見過,據說可以使畝產大幅提高。”
旁邊的李義址又奇地問:“宋司令所說的新式農業技術是指那些?”
宋哲武笑著說:“比如輻shè育種、深耕、地膜覆蓋、測土施féi、使用新式農yào等等,不過,這些你得問我們的馮主任、趙主任,還有我們的曹總工程師,他們要比我清楚得多,也能說得更明白。一會,你們多聊聊。”
“對對,宜之,一會和兩位主任還有曹總工程師多多請教,回去後,我們在陝西也大幹一場。”楊虎城忙不迭地叮囑李儀祉。
楊虎城忽然又問道:“馮主任,在山西一路我可是各處的莊稼都看了,雖然臨汾盆地的莊稼長勢也很好,可是還是比不了太原行署的,而太原行署農民們的莊稼又屬你這示範農場長得好,如果你這些新式農業技術都實施了,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