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3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楊虎城都知道得很清楚。

不過,越是仔細關注,越是讓楊虎城吃驚

僅憑一己之力,不僅使上億元的貶值晉鈔得以恢復,還將山西的大xiǎo銀號、銀行悉數擠垮,這樣的實力除了南京中央政fǔ之外,是絕不會再有第二個地方勢力所具有的。

據從太原行署回來的商人們說,太原行署此刻就好似一個大工地,到處都在修建鐵路、公路和建設新工廠、開辦新學校。

尤其是宋哲武要修建太庫鐵路的訊息,更是讓楊虎城吃驚,這麼長的鐵路,估計就是南京中央政fǔ鐵道部要修建,這麼大一筆鉅款恐怕也不是輕易就能籌集到的,基本還要和外國銀行借款修建。

雖然太庫鐵路軍事價值極大,可這麼長的一條鐵路,這可不是僅僅敢想就能實現的,那是需要實力的,楊虎城很為宋哲武捏上一把汗。

可是,隨後的事情發展卻讓楊虎城大跌眼鏡,楊虎城也被宋哲武的手法所折服,同時他也為山西商人的富有所驚歎

而拍賣山西省政fǔ企業資產和強制實行土地改革,推行二五減租,更是讓楊虎城對宋哲武佩服不已。

敬佩也好,感嘆也好,很遺憾的是,宋哲武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他楊虎城做得了的,這些都是需要鉅額資金來支撐的。陝西這個窮地方,現在除了有幾座xiǎo煤礦外,再沒有什麼能換錢的東西了。

在平時,雖然陝西省政fǔ這點微薄的財政收入不是很多,可除了補充他的十七路軍的軍餉,也還可以偷著買一些武器。可關鍵的問題是,他現在還要賑濟災民、穩定地方、恢復生產,這都是需要錢的,陝西省政fǔ的所有財政收入就是都用在這上面都是不夠的,還需要中央政fǔ額外撥款。一句話,他楊虎城現在窮得很。

還有一點,宋哲武所做的這一切,並不是僅僅有錢就能做到的,比如實行土地改革和二五減租,這就是需要膽量的。

當年國民黨元老張靜江在浙江省主席任上時,在國內首推二五減租,可是,自始即飽受地主、官僚、士紳的強烈反對。

董松溪等以浙江全省公民代表名義上書,指責浙江省黨政兩方“高坐堂皇,罔知民間情狀”,“自黨部至處理佃業各機關,以逮於各農協會,均為惡化、腐化、無產暴民所佔據”,“中xiǎo地主生平千辛萬苦,粗衣惡食,齒積蠅頭,購得薄田數畝,或數十畝,藉為一家數口或數十口養生之資者,莫不俯首帖耳。”

還有人指責,“近日農運,已入階級**狀況,流毒所至,中等之家立見傾覆”。“二五減租原為調劑勞資衝突,實行階級調和民生主義,應從全民利益著想。民等弱xiǎo業主,似此橫受佃農非法壓迫,心何以甘”。

更有江浙士紳上百人聯名上書南京政fǔ稱:“受佃農之壓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夫豈訓政時期實現民生主義之良象”

當年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屈映光、張載陽、呂公望、周鳳岐的聯名上書,他們攻擊浙江所訂繳租章程“尚欠平允”,“共黨乘機搗luàn,勾結土匪、流氓,借減租問題向業方肆行搶擄,殺人燒屋,大禍頻乘,勢急倒懸。”

這四人中,屈映光曾是北洋政fǔ大官僚,張載陽曾任浙江省省長、北洋政fǔ時期的陸軍上將;呂公望原為光復會會員,擔任過廣州軍政fǔ參謀部長;周鳳岐原為孫傳芳所部師長,向北伐軍投誠後被任命為軍長,曾任國民黨浙江省政治分會臨時主席。他們的聯合上書,反映出浙江城鄉地主、官僚、士紳對“二五減租”及其相關規定的強烈不滿。這也讓蔣介石對二五減租態度急轉。

最終,讓那位“**奇人”,浙江省政fǔ主席張靜江心灰意冷,從此過起半退隱的生活。全國各省,也再沒有人敢步此後塵。

然而,宋哲武不僅敢做,甚至土地改革的做法要遠比張靜江僅侷限於二五減租jī進得多,而且手段還頗為強硬,並且還真做成了。

不過,最讓楊虎城感興趣的,即不是宋哲武的行事作風,也不是二五減租和土地改革,更不是他的生財之道,而是宋哲武大肆吸引招攬人才和吸收各地難民的做法,極大地引起了楊虎城的關注。

招攬人才,在宋哲武以前的很多地方勢力都做過,只不過那些地方實力派所招募的,都是政治、經濟,甚至也包括少部分人文方面的人才,絕沒有人招攬專業技術型的專家學者。因為,招募這些專家學者,就必須要給他們提供科研資金和設施,而這些可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效益的,這也是這些急功近利的地方勢力們不願意如此做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