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1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而且,日本人裝備好,到了郊區野外也更容易發揮。反倒是城市巷戰,日本人的火力優勢會受到抑制。再有一個,閘北緊靠租界,打起來難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只要日本人進攻,先開第一槍,就肯定要把那些西人們給惹毛了。

計議既定,馬上調整部署。

78師156旅的第六團,奉命從郊區的大場調防進上海的閘北,跟日本的陸戰隊來了個親密接觸。為什麼調這個團進市區呢?因為這個團的團附梁岱和三營長吳履遜都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日本話說得溜,也知道怎麼跟日本軍人打交道。畢竟,靠得近了,一個不小心擦槍走火,本來不想打也會真打起來。

除了這個第6團,156旅還有兩個團,第4團駐防吳淞,那是黃浦江入長江的口子,咽喉要道,也是重要地方,抽調不得。下一個第5團,留在大場156旅的旅部,可以作為預備隊。

而78師剩下的155旅,則以南京到上海的鐵路作為分界線,把守在上海的南部,並守衛鐵路。因為租界南面也有中國人管理的“華界”市區,這個旅也要承地備,基本上也就成了不能動的棋子c打起來,這個旅不能指望當援兵。

因此,原駐在丹陽的60師一個團被調到上海南翔,這裡距離閘北比較近,一旦閘北方面的156旅頂不住,還有這個團可以作為預備隊。

同時,19路軍的總指揮部原本在南京,此時也向上海移動,到上烘如車站重新設立指揮部,便於靠前指揮。

其他60、61師的主力,還是固守原地不動。很簡單,仗還沒打起來,這麼多部隊一起往前壓,沒事也變有事了。再則,放棄首都南京,你還得有部隊接防才行。因此,敵不動,我也難動。

至此,19路軍各部隊迎戰的架勢完全擺開。

可就在這時,後方的形勢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19路軍的備戰會議剛開完沒兩天,蔡廷鍇就接到電話,說軍政部長何應欽從南京專程到了上海,請蔡廷鍇到國民黨元老張靜江的公館相見。

一個是統管全**隊的軍政部長,一個是黨內德高望重的元老,這兩人相約,蔡廷鍇一個小字輩怎敢不去。

到了公館,真是談笑風生,何部長言笑晏晏,把蔡廷鍇引薦給張靜江。不過場面話一過,正題就出來了。何應欽說,日本人要你的19路軍後撤30公里,政府本來是應該拒絕的,但是為了儲存國力,忍辱負重,請你把軍隊後撤,重新佈防。消你遵照中央意旨。

蔡廷鍇雖然是軍人,但這麼多年打拼下來,政治上也不是白丁了。調兵撤防這麼大的事,不透過電令,也不在軍政機關討論。而是跑到一個私宅聊,也沒個手續。為什麼這麼幹?暗箱操作啊。

這種時候,在日本人的威脅面前卻要退兵避讓,誰下令誰捱罵。何況,陳銘樞此時可是孫科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長,這麼大的事情,作為十九路軍的領袖,不可能不跟他透個信。

何應欽的意思很明白,政府不下明令,你們自己悄悄調防,省得政府再被別人罵,你們給中央背一回黑鍋,以後當然也不會虧待你們。

蔡廷鍇回答說,19路軍駐地本來就是中國領土,又不接近日軍,要撤退,沒理由。當然,如果軍政部正式下達命令,十九路軍堅決服從。

蔡廷鍇的態度,讓何應欽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釘子,又閒談了個把小時,何應欽只好空手而歸。

“中央”命令19路軍撤防的命令倒是很快下達。

蔣光鼎和蔡廷鍇看到命令,一下子就傻眼了。

雖然“中央”把撤防的責任承擔起來了,在日本人的挑釁前屈辱撤退,必然被國人唾罵,十九路軍的威名就此斷送在他們手裡了。而且,這回又得罪了何應欽,逼得軍政部明令撤退,這叫做敬酒不吃,最後還是吃了罰酒。

可是,私下的關照可以拒絕,軍政部的軍令卻不能公然違抗。電令中說將派憲兵到上海接防,蔣光鼐蔡廷鍇也只能命令所屬部隊,準備交防撤退。

撤防命令才下達,有幾個人就找上門了。

來的是上盒總商會的商會會長王曉籟和聞人大亨杜月笙,以及現在第四路軍的畢廣恆和一個一看就是軍人的中年人。

王曉籟和杜月笙都是上海抗日救國會的主席團委員∠海抗日救國會是上海影響最大,也是規念大的抗日團體。而畢廣恆和蔣光鼎、蔡廷鍇也不陌生,當年畢廣恆替石友三奔走聯絡時,和兩人有過多次接觸。

兩位抗日救國會的領袖上門,是不是來譴責19路軍面對日軍挑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