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政要們是抱了很大的希望如果講英國人的在華利益有十成,那麼七成就是在上海所以,日本人這麼蠻幹,肯定要惹惱英國人
這話,還真猜對了開頭,英國人在事變之初,對日本人表現得還是比較強硬,又是派軍隊,又是發照會但是這話,卻沒有猜對結尾,英國人的強硬沒有幾天就消失了
那是因為,強硬,那也得看對手
如果是中國老百姓惹惱了大英帝國那麼英國士兵是不那麼顧忌在上海街頭向中國人開槍的,就像7年前的五卅運動那樣如果是中**隊惹惱了大英帝國,那麼皇家海軍也是不介意立即用大炮轟擊的,就像北伐戰爭在廣州和在南京那樣
但這回,惹惱大英帝國的是日本人
難道真向日本人開炮?日本的艦隊,按照條約,規模相當於英國海軍的五分之三而且,按照條約,英國在香港以北不得保留海軍基地一旦對日開戰,英國海軍唯一能依靠的海軍基地遠在加坡
靠著幾千裡外的加坡基地在上海跟日本人打仗?沒有哪個英國海軍大臣敢冒這樣的險別說加坡基地建了十多年,一直是停停建建,此時也沒多少實力
如果美國人願意幫忙,那英國人倒是膽子可以大不少但這時美國國內正是孤立情緒濃厚的時候,就算歐洲發生大戰都不想摻和,別說是地球另一邊的遠東了就算是大英帝國在亞洲的那些自治領,比如澳大利亞、西蘭也都沒興趣為了中國和日本人打仗
英國人所做的一切強硬姿態,其實也就是在口頭上向日本人表示,我很不高興,後果很嚴重但如果日本人不吃英國人這套,吃定中國這塊肥肉了,英國人卻也不敢真的打仗,甚至連經濟制裁都不敢做
所以,在日本政府拒絕英美法三國照會後,英國人的外交策略馬上就作出了調整
既然日本人不肯讓步,那麼只好委屈中國人了
見勸說宋子文沒有什麼效果,英國領事又找到羅文幹,繼續勸說羅文幹
英國領事克萊打了個比方,說如果路上遇到強盜,如果死拽著財物不放,自己的生命就會有危險所以,為了避免有性命之憂,中國最好再讓步而所謂讓步,就是要中國不要再堅持上海問題和東北問題一起談
正如中國人看到的那樣,英國的利益集中在上海但正因為如此,只要能在上海迅停火,英國人其實也並不怎麼介意在東北這類地方,對日本人讓步甚至有的英國外交部官員還認為,日本人開發經濟能力比中國人強,東北到了日本人手裡說不定還能促進英國在當地的貿易至於滿洲歸中國人還是日本人,對英國人來說,這隻和利益有關,跟公理無關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這句話,被英國人在外交上發揮得可謂淋漓盡致
宋子文在和南京何應欽電話商量後,又向在洛陽的蔣介石請示最後,宋子文只好同意克萊的建議就先談上海,不把東北問題給牽扯進來雖然宋子文明知道吃虧,也只能咬牙咽這口氣
滿肚子委屈的宋子文,等著英國人去和日本人談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方案,也被日本人一口回絕了日本人的回覆是,別的都好說,但是中**隊後撤,不能是兩公里而必須是二十公里
對於日本人的回覆,如果要形容宋子文的感想,那就三個字,沒想到
這個兩公里的後撤距離其實同樣是按照日本人的要求制定的就在幾天前,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就在談判中明確告訴羅文幹中**隊應當撤出“彈著”距離,也就是所謂的子彈射程之外
日本軍隊裝備的機槍步槍要說有效射程,那只有400米到600米,沒有準頭的最大射程,最多也只有兩公里左右所以,中**隊如果後撤兩公里,就基本上就退出了日軍的射程範圍
可是,按照日本人的要求提出來的方案,卻被日本人自己一口回絕,還獅子大開口,要求中**隊後撤距離一下擴大十倍
兩公里和二十公里,在外交文書上只差一個零但是放到實地就不一樣了上海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地方,後退兩公里,中**隊還能保持在上海的存在,但是後退二十公里,就意味著中**隊必須放棄吳淞口、獅子林炮臺等國防重地這可是國門啊
明明是惡霸鄰居衝進自己家裡來打架,勸架的結果,卻是自己要把自家大門給拆了,方便惡霸進出,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而且,日本人這樣出爾反爾,臨時加碼,明擺著就不想誠心談成
而且,如果說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條件,是不同的日本外交官提出來的,那還能推說是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