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3 / 4)

小說:1926之崛起 作者:京文

不讓,一定要把這個位置爭到手。”

宋哲武眼裡瞬間閃過的驚喜並沒有逃過司錫山的眼睛,心裡暗自得意,可臉上卻沒有絲毫表現,故意深深地嘆了口氣,苦笑著說:“可是這個位置並不是那麼好做的,誰在這個位置上,反蔣聯軍這一百三四十萬人的軍費就得誰掏,這可是每月近兩千多萬的軍費啊!李宗仁、何鍵、程潛、劉文輝等人的軍餉應該暫時不用我們給,我們的兵工廠也可以解決聯軍的軍火問題,省下武器彈藥的錢,可這樣也需要每月一千多萬。”

“蒙已經準備了出。萬,如果把下半年的田賦也一併收齊,還可以湊出四多萬,另外我們的晉鈔一向信譽很好,隨時都可以保證兌付,還可以再加印四萬的晉鈔。只是晉鈔不可能發的太多,否則一旦我們沒有足夠的大洋可以兌付,立刻就會急劇貶值。據省銀行徐行長說,這已經是極限了。”

“雖然旺。萬是一筆大數字,可也僅夠支付三個月。所以,文戈的部隊軍餉能否暫時也按原晉餒軍的標準拿,這樣一來軍費可以多支援一個月。再者,如果按文戈原先的部隊標準發放軍餉,別人也跟蒙來要就不好辦了。蒙這樣做,文戈能否理解?”

閻錫山的一番話不由讓吃了一驚,原本他一向以為在鬧錫山的苦心經營下,山西經濟發展的很好,閻錫山會很富裕,可沒想到閻錫山竟然也很“窮”!不過仔細想來,也不奇怪。鬧錫山這些年來發展山西經濟不遺餘力,財政收入逐年穩步上升,可是錢花得也很厲害,不僅晉餒軍軍費每年要三千多萬,閻錫山修公路,建工廠花去了大把的錢。

特別是他的兵工廠更是個吃錢的大戶,生產的武器除了晉綏軍自用,多數都被閻錫山當做拉攏地方實力派的手段送人了。

真正賣出去的很少,連給兵工廠的工人發工資都不夠。

在其它民政上用錢的地方也很多,凡是對山西發展有力的閻錫山從不吝嗇錢,比如甸錫山命令山西一千多萬百姓每人每年必須植樹一棵,襯苗當然是免費的。從這一點來說,閻錫山絕對是當今中國倡導植襯造林的第一人。

對於閻錫江少給他軍餉,宋哲武並不很在乎,即使他不反蔣,蔣介石也是這樣給他,而且還不是按第四路軍的實際人數給,闖錫山至少會按照他的實際部隊人數核發。何況閻錫山說的合情合理,如果加倍給他,不要說對別的部隊說不過去,就是對晉綏軍也不好交待。

不過宋哲武並不準備很痛快地答應,畢竟那是一筆很大數目的錢,太痛快了容易讓閻錫山起疑。

宋哲武遲疑了一會說:“總司令的苦衷哲武理解,就按總司令的意思辦。不過哲武有一個請求肌剛,陰捻比8比…泡書昭不樣的體驗!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中原大戰 又一個盟兄弟

二哲武答應減少軍餉。()讀讓閻錫山很高興,可是聽宋哲爾有一個請求,一下子又讓閻錫山本已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我在天津組建保安旅時,張宗昌只是給了我一個番號,其它的一概不管,為了儘快拉起部隊,維持住軍心。哲武不得已才採取高軍餉的辦法。只是調高軍餉可以,要下調軍餉可就萬萬不行了,那樣哲武會失信於部隊,甚至也會導致軍心渙散。當此危局絕不可行。”

“原第四路軍駐外蒙和沫源的部隊總計有呸萬努人,如果總司令按晉綏軍現在的標準核發,即使是三個月就把蔣介石趕下臺,哲武需要自己補足的軍費也要有一千來萬

說到這裡,宋哲武略顯躊躇地猶豫了一會說:“總司令的難處哲武理解,也願意為總司令分憂,只是趕走蔣介石後,總司令能否把河南和天津一起交給我。”

宋哲武討要天津,閻錫山並不以為意,雖然天津是北方對外貿易的第一門戶大港和財稅重地,閻錫山也一直在努力經營,可同趕走蔣介石。進而入主南京相比,天津就十分微不足道了。

而且,現任天津衛戌司令傅作義同宋哲武比起來分量也及其不同。傅作義雖然是他的十三太保之一。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將領,可還不是他的絕對心腹,何況趕走了蔣介石。他儘可以給傅作義一個省主席噹噹,相信心高氣傲的傅宜生是不會不高興的。

更何況,宋哲武舉全軍來投他閻錫山,僅僅幾個月就讓宋哲武自己掏腰包上千萬,不給些補償,也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閻錫山一擺手,爽快地說:“好!好!文戈深明大義,深明大義,能體諒蒙的難處,蒙可是要謝謝文戈!至於天津,就按照文戈的意思來辦。有件事情蒙還是要先跟文戈說清楚,以後趕走了蔣介石,全國還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