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談哲武的愚見。”
已經恢復了平靜的馮玉祥,揮揮手用嘲笑的口吻說:“好,你說吧。我和芷青、曉圓都很想聽一聽你的這個愚見
“目的決定動機,我先說說你在山西被軟禁的好處。去年因為韓復等、石友三、楊虎城等人投蔣小西北軍元氣大傷,已無和中央軍再戰的能力,馮先生不得已通電下野上華山讀書,雖然聲言在華山只讀書修身。絕不管西北軍的事情,可誰都知道,西北軍中的諸般事務還都是馮先生在遙控指揮。這自然瞞不過蔣介石,所以,蔣介石堅持馮先生不僅要下野,還必須要出洋,否則絕不停止對西北軍的軍事行動
“而馮先生下野只是暫時的無奈之舉,僅僅是為了讓西北軍得以喘息。絕不是真心下野。五原誓師後,西北軍擴張極快,不僅馮先生的老部隊得到大發展,還收編了許多雜牌武裝,比如龐炳勳、井嶽秀、馬洪賓、馬麒、馬麟、門致中、趙景文、甄士仁、裴建準、趙席聘等部。如果馮先生真要出國,這些部隊首先就會散掉,恐怕大部分都會學劉振華的鎮嵩軍和楊虎城,投奔閻總司令和蔣介石。就是馮先生的起家老部隊也不見得都對馮先生絕對忠誠。韓復集、石友三可都是馮先生一手從士兵提拔起來的,蔣介石收買人的手段馮先生應該比我清楚。”
一提到韓復集和石友三,馮玉祥的臉色不由得又陰沉起來。
“馮先生是西北軍的主心骨。只要你在軍中,哪怕是在國內任何一個地方,西北軍的主力軍心就不會散。這一點馮先生應該是很清楚的,蔣介石當然也清楚。因此,蔣介石逼迫馮先生必須出國,就是為了方便他整編分散西北軍。”
宋哲武繼續說:“因此,出國是肯定不行的,剩下的就是折中的辦法,那就是離開西北軍控制的省份,讓蔣介石可以稍稍放緩對西北軍整編的腳步,馮先生就可以等待時機再次反蔣。可是在哪個省份能保證馮先生的安全呢?一般的地方一定不行小一些的地方勢力根本頂不住南京的壓力,恐怕南京的一紙電文就會把馮先生押送南京。有能力保護馮先生,又頂得住南京方面壓力的全國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東北。一個是山西。只是不管是誰接納了馮先生,誰就會成為蔣介石的眼中釘,肉中刺,蔣介石必欲拔之而後快。閻總司令如果接納了你,那就只能和馮先生一起反蔣一條路可走了。”
宋哲武重新點燃了一根香菸小接著說:“馮先生和東北的張漢卿沒有任何交往,甚至也沒有一面之緣,張漢卿是決不會接納你的,剩下的就只有閻總司令。馮先生早在去年就聯絡閻總司令共同反蔣,只是閻總司令縱橫有術,和南京的關係還好。坐看西北軍和中央軍廝殺,並沒有答應你。可這次對於已經下野的馮先生卻熱情的很,不僅派自己的老同學曉圓先生去華山勸說你,還派賈景德親往風陵渡迎接。”
“馮先生從一個普通士兵做起,一手柿造出曾經國內最強的西北軍。在國內軍界可以說絕無僅有,可見馮先生是極聰明的人,一定會明白閻總司令和你一樣,都是絕不會離開晉綏軍而去國外的。如果閻總司令以別的理由邀馮先生來山西,馮先生或許還會相信,可用要和馮先生一起出洋這個理由邀請馮先生,你是決不會相信地,會一眼就看出這是在欺騙你。可問題是,你卻不顧部屬的堅決反對,舉家來到止西。心甘情願地上這個當。”
宋哲武在菸缸裡掐滅手中的香菸。嘆息著說;“馮先生這步棋走得極妙,不僅博得了輿論的同情,還成功地把禍水提前引向山西。而自以為得計的閻總司令不僅成了騙子。還讓閻總司令被蔣介石逼得退無可退。不得不武力反蔣。閻總司令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原大戰 驚人一幕
斤了宋哲武的話。()趙不廉和李書城兩人不由面面相覷。喘阿剛說不出話來。
李書城轉頭看著正用犀利目光緊緊盯視著宋哲武的馮玉祥,心想:“西北軍中沒有一人同意馮玉祥來山西,都認為閻錫山要出洋一事不可信。認為閻錫止絕不會懷好意,馮玉祥到山西一定會受到閻錫山的挾持。可唯有馮玉祥戶人以消驛戰火為由。堅決要來。現在看來,宋哲武說的對,這還真是馮玉祥故意來鑽這咋“圈套”否則,馮玉祥那會僅憑自己一番勸說,就輕易的把自己的安全託與人手,跟自己來止;西。只是不管是閻錫山還是馮玉祥都把自己給耍了,而自己還傻傻地陪著馮玉祥枯坐了幾個月的軟禁生活。
趙不廉則掏出手帕擦了擦頭上冒出的細汗,看看宋哲武,又看看馮玉祥,他越看這兩咋小人越感到害怕。馮玉祥一系列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