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地的路線大體有三條,一是走東南過韋州入宋境,嗯,就是那位轉運使曾易行駐守的那個韋州;二是向東沿著靈州川穿過清遠寨入宋境,先前赫爾頓等人走的就是這一條路;第三條則是東北方向,過鹽州、宥州,從洪州入境趙宋的路途。
對羅開先來說,走東南或許輕鬆一些,但卻不合他的心意,而正東的路雖說最近,卻因為季節的關由難以同行——山中的積雪配合狹窄的繞崖路,實在戰馬之類的生死路,羅開先沒想去突襲趙宋的邊軍,當然沒必要帶著心愛的戰馬走那種穿山險地。
所以最後的決策是走北路,路途開闊平坦適合行馬是最關鍵的因素,還有一點是羅開先準備過了宥州之後先不去洪州,而是北上走一趟夏州——那裡不單有李德明這個党項族的頭領,還有之前被派駐協助李德明的王難一行人,至少在目前,兩方無論哪一個都是羅開先看重的,前者是今後能否統御河西的關鍵,後者則是手下人心的保證,疏忽不得。
從靈州到夏州的路程其實沒多遠,直線距離不過二百六十公里,但在這個時代,可是沒有什麼高速公路和國道省道之類,能夠作為行走路途的只有依稀能能見的唐初修建的馳道,還是已經損毀廢棄很難看出舊時模樣的殘垣。
紛亂的路途、冬日的積雪掩蓋,加上沒有標識的指引,這段路途走起來並不輕鬆。
好在羅開先親兵隊伍裡有七八個定難軍出身的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