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4)

小說:千年軍國 作者:

“叔叔說得好!”卡米勒興奮地叫了起來,十八郎也在一邊湊熱鬧。

周圍一些同樣在乘涼的住客也在喝彩,這樣的夜,即使沒有美酒,沒有歌舞,也令人感覺有些醺醺然。

老羅始終沒有說話,他在問自己,猶豫什麼?渴望回到家鄉的那片土,卻又有些膽怯回到這個時代的家鄉,因為知道見不到自己想見的人,甚至想見的城市。

這個時代的那片土地上有什麼?無能的宋國君主,沉迷酒色的遼國君主,苦逼而又野蠻的西夏之主……再加上獻媚的粗鄙的嗜血的各國大臣,他們死不死的於己何干?

那麼為什麼還想要回去?或許是為了流著同樣血脈的族人,為了那片承襲了幾千年的文字與思想?後世老羅也和同僚們自詡是個鷹派軍人,可惜拖後腿的狗孃養的政客們……

如果回去,絕不是為了那些所謂豪門富貴,絕不為了那些皇親貴戚,只是為了同樣血脈的親族,像眼前這樣一個王朝又如何?一百年前崛起,估計要一百多年後衰亡,短短不到三百年的國祚,同樣輝煌了近三百年。卻沿襲了倭馬亞王朝和協同阿拔斯王朝一起創造了阿拉伯文明的最高階。

展眼望去,夜晚的開羅,眾多的在頂部點燃了火光的朝拜塔,同樣映照在火光下的清真寺,這個城市後來從未被戰火摧毀,雖然法蒂瑪王朝存在時間並不是很久遠,但是後來的所有王朝都不得損壞這裡的宗教以及文化建築。

只是在後來有些自然損壞,然後的後人們在這個城市的周圍進行了擴建。後世的這裡雖然雜亂,但始終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心中的聖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

儘管一路行來,老羅總是表現得像個旅者,但他實在不是個旅者。因為如果不是表現的像個旅者,他這把後世磨礪的戰刀,早就被阿拉伯人的智者們發現,然後或者被軍隊包圍掩殺,或者在軍隊追逐下亡命天涯。

清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老羅在旅館的屋頂,透過薄薄的霧靄,掩飾住單孔狙擊鏡的反光,認真觀察這個號稱征服之城的防禦設施。難得有這麼好的可以窺探古時城市防禦設施的機會,怎麼可以錯過?

後世只有教科書上的幾幅臆造的插圖,能說明什麼?這個時代和後世的戰場攻防體系完全不同,這是個弓騎兵,重騎兵,輕步兵,重步兵,投石機並存的年代,甚至還有駱駝兵,象兵等等完全不瞭解的兵種。

所有的戰場引數,所有的後勤程式,全部要重新熟悉。也許這裡的戰場與故土不同,也許永遠沒有機會來攻打這個城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是誰都明白的,總有可以借鑑的地方,譬如遠處那個最高的宣禮塔,就可以作為守城之將排程指揮的訊號塔,譬如那幾個城牆突出部的交錯箭塔,就可以起到交錯火力點的作用……

晨鐘敲響,阿拉伯人開始朝拜的時候,老羅站在房頂打著這裡沒人能看懂的太極拳,所以也沒人懷疑他之前的行蹤。包括卡米勒和崔十八,當然這種慢悠悠的拳術也不會引起別人的興趣,卻是老羅調節身體並研習景源秘術的最好東西。

白天的時候,卡米勒去找他做王朝大臣的叔父報道,據說是籌備去讀書的事宜。老羅不關心這個,自顧帶著幾個年輕的小子去開羅的街上閒逛。

同樣是阿拉伯人的城市,這裡比之蘇伊士要大得太多了。最為不同的是這裡的行業區劃要合理得多,說明阿拉伯人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注意城市規劃方面了,本地人的皮毛,鐵器,蔬果,布匹,糧食,藥草等等都各有區分,甚至還有專門的工匠一條街區。

當然除了本地人的,還給外地或者外國的客商專門設定了一條街,裡面有德里蘇丹國的商人的寶石,他們的外面很像錫克族人;有帶著小圓帽的猶太人,他們一般負責代理核算各商家的賬目;還有金色或者淺棕色頭髮的希臘人,一般是販賣羅馬式樣的鎧甲或者小麥等穀物;當然也有販賣絲綢和瓷器的,老羅卻沒看到一個華夏人,只有阿拉伯的代理商……

穿過舶來品(應該有一個這樣的名詞,可惜我查不到,只好用這個代替了)街區,距離尼羅河的河岸不遠,是騾馬牛羊類的交易市場,所有希望獲得一筆好收穫的牧人或者販賣牛羊的商人,都會在這裡交易。除了這些家畜類,還有野生的獅子、豹子之類的野生動物,甚至還有大象這種動物,不知道他們怎麼把體型巨大的非洲象從草原驅趕到這個沙漠中的城市來的。

繞過滿是牛羊糞便氣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