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兵站的蟲群緩慢移動。
為首的一面大旗上是一隻鐵灰色的雄鷹。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保安軍頭號主力,一直擔任預備隊任務的鷹師。
鷹師在梵蒂諾一戰成名,以一個師一萬多人的兵力抵擋閃族十幾萬人,中間又消滅了巫妖放出的屍魔。
不僅擋住閃族人的進攻,而且一招關門打狗,生俘了陷入梵蒂諾城內的三萬多閃族軍隊。
正面戰鬥,俘虜甚至是參戰士兵數量的兩倍,鑄造了戰爭史上的傳奇。
梵蒂諾戰役也是保衛戰的轉折點,鷹師因而聲震大陸。被希爾梅莉亞教宗授予‘聖地保衛者’的光榮稱號,以及可以佩戴武器進出梵蒂諾的榮譽,這看上去好像不起眼,但是其中的意義卻是極其的重大,和傳說中的‘劍履上殿’差不多,只有對教廷作出巨大貢獻的軍人才享有。
鷹師上下的官兵也可以在自己的臂章多加一個象徵梵蒂諾的十字架。
在輝煌戰績的背後,讓世人最為咂舌的是,鷹師上下只有一萬八千人~!
別人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用一萬八千是如何打敗十二萬人,還生俘幾萬。
鷹師也是茹曼帝國手中重要的威懾力量,效果和原子彈差不多,讓其他國家頗為忌憚。
這種部隊不說多,只要有十個師,全世界加起來也幹不過茹曼人。
閃族共和國內部現在就有經歷過梵蒂諾戰役的閃族人,他們現在提起那場城內的戰鬥還心有餘悸。
每當別人問起它們的時候,他們總是搖頭嘆氣,告誡別人,如果不能做到在暴雨中不沾溼衣服,就不要去挑戰鷹師,他們的子彈甚至比暴雨都密集。
世人能看到鷹師的強大,卻看不到洛林爵爺和雷歐董事長為了鷹師和保安軍會下了多少心血,花了多少黃金。
鷹師計程車兵選拔最嚴,只取世代為茹曼人的良家子弟,訓練最刻苦,裝備最為先進,戰術更是超越一個時代,自然福利也最好。
也只有他們執行危險的外圍牽制任務,能讓洛林爵爺放心,如果鷹師再不行,換誰來都不行。
地面攻勢很快展開,儒略大公將荒原上為數不多的戰馬都調給鷹式使用,他們可以騎馬接近蟲群,下馬戰鬥,然後上馬撤退。
機槍也被架在馬車上機動。
鷹師展開隊形,分成以連排為單位的多個小股部隊,以便前後接應
前鋒在距離蟲群兩裡左右的地方開始炮擊,而步兵繼續前進到距離蟲群一里的距離,使用步槍和機槍射殺怪物。
戰爭堡壘在鷹師頭頂擔任掩護和火力支援的任務。
鷹師最初的戰鬥並沒有引起蟲群的注意,或者說沒有引起控制蟲群的人的注意。
二號兵站才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
但是伴隨著鷹式迅猛凌厲的攻勢,敵人就想不注意鷹師都難。
那幫傢伙就像一把變鈍的水果刀,從蟲群上連皮帶肉刮下來一塊。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血肉磨盤
羅歇上士一邊射擊,一邊緊張的高聲叫道:“射擊,射擊,別讓它們靠上來。”
在羅歇班長身後,鷹式二營七連一排三班的其他十一名士兵,正使出吃奶的力氣,舉著手中的槍支,不停地向敵人開火。
班中的兩挺機槍發出“噹噹噹”的爆音。
槍口處噴吐出一團團明亮的火焰。
曳光彈在空中劃過了一道道耀眼的火線,遠遠望去,好像是兩條靈動的火蛇一般在戰場上來回的擺動,射向爬過來的喪鐘甲蟲。
在鷹師以迅猛的攻擊直接插入敵群中,大量的殺傷敵人之後,包圍二號兵站,正發動猛攻的敵人很快反應過來。
南部的喪鐘甲蟲放棄了進攻兵站,調轉頭向鷹師殺了過來。
當它們撞上機槍的子彈時,衝在最前面的喪鐘甲蟲一頭栽倒,在疾速奔跑的慣姓下,喪鐘甲蟲的屍體還在地上翻滾了幾圈。
不等後面的爬上來,連綿的子彈已經將最前面的怪物屍體打碎,血肉橫飛中,跟著,射中後面的喪鐘甲蟲。
不同於其他部隊,鷹師的武器一直都是高配,每個班擁有兩挺機槍,保證了鷹師火力的強大和持續姓。
相應的代價也是更多的子彈消耗。
保安軍其他兩個師和加勒比師團每個班只有一挺機槍,就已經足夠讓敵人絕望了。
而聯軍內其他一線部隊,每個排能混到一挺舊式機槍就可以偷著笑了。
看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