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人的鬥志更加的高昂。
“害蟲偷吃老白菜,蟲子死了菜還在!”這首俄羅斯的古老諺語在到處被傳誦。
在每個蘇俄人心目中,擊敗過拿破崙大軍的嚴冬是抵禦任何敵人的護身符,只要堅持到冬天到來,俄羅斯還會繼續挺立。
前線不計代價的犧牲,只為了拖延德國人的進攻腳步,讓時間一分一秒的向後拖延。
而在東方的戰線,蘇俄軍隊謹守著烏拉爾山的另一側,也沒有在退步。當然主要是先鋒軍並沒有再大規模進攻,甚至連對烏拉爾山以西的轟炸也少了很多。
大量在訓練營中走出的華夏新兵來到了北方,適應著當地的天氣,熟悉著周圍的地理環境。
烏拉爾地區更是成為了雙方菜鳥快速磨礪成長的地方,每天數千人的傷亡也昭示著這種成長的代價,尤其是傷亡佔了大頭的蘇俄人。
但倒下了一批蘇俄人,又冒出了一批新的面孔。烏拉爾地區的拉鋸戰,也讓蘇俄軍隊快速的在戰火下適應成熟了起來。
……
“蘇俄人的心態不錯!”孟享感嘆道,相對於華夏面對日本人入侵時候的混亂,蘇俄人表現已經很不錯了。同樣在八月份結束的斯摩稜斯克戰役,雖然蘇俄人用出了喀秋莎火箭炮,作戰也勇猛了許多,讓德軍損失越來越大,但這依舊沒能挽回失敗的結局。
在這個時空,15日基輔被攻破的第二天,損失慘重的蘇軍根據大本營的指示,轉入了防禦。
除了朱可夫的部隊反攻勝利外,其他的部隊均以失敗告終,這場蘇俄大本營發起反攻的斯摩稜斯克戰役結束。
是役,蘇軍傷亡和被俘的人數更大,超過了五十萬。被擊毀和繳獲坦克三千多輛,火炮超過了六千多門,飛機一千多架。重大的損失,尤其是火炮等重武器的損失讓蘇俄遲遲沒有緩過勁來,在隨後德軍的推進中,無力再抵擋。
德軍突進二百多公里,在九月份兵臨莫斯科附近。
“是的。蘇俄人對冬天暴風雪的威力極度自信,情報中所說的跟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書中描寫的差不多,莫斯科街頭的行人並沒有倉皇之色,各大機構照常運轉,沒有什麼不安和騷亂!”範種點了點頭道。
他知道無論是德國人還是先鋒軍都不停的對蘇俄人進行著宣傳攻勢,但在蘇俄制度下,並沒有引起大的騷亂。
“老毛子甩出了廣袤的西伯利亞,卻遲遲不肯和我們妥協,打定了主意要讓西伯利亞的嚴寒來對付我們。不過,這一次恐怕他們打錯了主意,暴風雪和嚴寒擋住了拿破崙,不一定擋住我們。”孟享輕笑道。
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德國人在嚴寒前的失敗,都足以警示孟享。在兩年前,孟享就已經開始關於西伯利亞的各種禦寒研究了。
一年前更是開始儲備禦寒物資,甚至使得去年冬天的毛皮價格大漲,惹來了許多口袋裡有錢的華夏人的不滿。這也是今年對蒙古作戰中,引來了眾多國內資本追逐的一個原因。
今年棉花的豐收,和鴨絨服飾的研製成功,也讓孟享底氣大增,不至於透過基地的損耗一點點的積攢了。
安定的華夏爆發出的消費和生產能力也讓孟享多了些自信,不僅僅可以滿足華夏近千萬軍隊,及時提供駐紮在西伯利亞地區的軍隊和平民的衣食住行服務,甚至能與付出不少的生產能力來搶奪歐洲的訂單。
雖然此時德國人的過冬物資的訂單還遲遲沒有最終決定,但孟享相信德國人會急切需要的。
“德國人的準備好像不是很充分,他們也是極度自信能在冬雪來臨前,攻入莫斯科。但現在連綿的秋雨天氣,已經讓德國人的後勤出問題了。”範種遺憾道。
德國人的攻勢被蘇俄的秋雨天氣滯緩了。他們已經拿下了烏克蘭,但隨著英美蘇三國合盟的態勢越來越近,老希擔心油料的問題,所以在基輔會戰大勝後,一邊吸納著勝利果實,一邊派出了大軍向南攻向巴庫。
土耳其雖然加入了德意聯盟,但卻沒有主動去找英國人的麻煩,也委婉的拒絕了德軍大部隊過境攻擊的要求,而是自己直奔北方而去。
高加索地區的戰火已經點燃,蘇俄高加索附近的軍區都調兵遣將,力保巴庫這個蘇俄最大的油田不失。甚至就連身陷先鋒軍攻擊困境中的中亞軍區都接到莫斯科的命令,要求抽調人手。
斯大林盤算的出來,只要巴庫這個世界著名的產油區不陷入敵手,蘇俄就有緩和的餘地。要不然不僅僅資敵,就連蘇俄的石油供給都會很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