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任何一個美國高層不輕言和談。
若是沒有華夏的崛起,日本人會繼續賭下去,直到美國人承受不住巨大的傷亡為止,可身邊一個可能會連皮帶骨頭把日本整個吞下去的華夏,讓日本人忌憚不已。
一頭是無數的利益,一頭是面對美國和華夏夾擊下滅國的危險,日本國內也是猶豫不決,各勢力各持己見,難以達成一個統一的意見。
“除非是美國和華夏開戰,否則我們即使和談,也難以在其中得到翻身的機會。”石原莞爾一針見血的指出道。
日本現在投降,雖然也有可能會被美國人利用來對付華夏,但也很可能會被美國和華夏合夥分拆了,至少在消除海軍威脅甚至日本的龐大軍隊前,美國人是不會放任日本再來一次逆襲的。
美國人需要的是狗,不是狼。
現在的日本可不是後世的日本,滿心裡要和美國平起平坐的念頭,怎麼會那麼聽話被美國人當刀用?不把日本人這隻狼訓出吃屎的樣子來,美國人又怎麼會放心用?
“打!”華府的態度很果斷。
美國人雖然在馬紹爾群島損失了不小,但完全在心理承受範圍之內。比起歐戰的殘酷來。奪島之戰還算小兒科了。
一個冬天,美國人在大不列顛島、義大利和北非又摺進去了十萬傷亡,還寸步未進。相對來說。亞洲的攻城拔寨的這些拿得出手去的戰績還算不錯了。
羅斯福也有在亞洲開啟更大局面,鼓舞國民的意思。而他手下派系中的那一幫人都是鷹派的角色,更不用說諸如麥克阿瑟和尼米茲等人還在日本人手上吃了大虧。
按照美國人的心理。睚眥必報的怎麼也得先還打回來,這才是大國國民的氣勢。
若不是有華夏這個威脅存在,美國國內的那股和談風潮恐怕連翻都翻不起來。
偏偏這個時候,華夏有了其他的行動,沒有再繼續進逼菲律賓,而是直接在北方下手了。
4月1日,當日本人和美國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向華夏艦隊和日本戰艦在南海菲律賓附近角力上時,華夏大軍在庫頁島登陸了。
去年華夏就陳兵北方,準備奪庫頁島。
雖然很多人認為那個時候的天氣和環境。根本不適合登島作戰,但誰也不敢說,華夏人就辦不到。
畢竟這個世界上。現在玩空降最熟練的就是華夏軍隊。
屢次吃虧的日本人更是不敢掉以輕心。在庫頁島漫長的八個月封凍期內,缺少了日軍戰艦的及時支援。真的可能會被華夏空降佔領。
為了保住庫頁島上的石油和眾多資源,日本人千辛萬苦的又調遣精銳去防禦,甚至還勾結了蘇俄人,拉來了部分帶有國際主義精神的志願者。
可還是被華夏人耍了一道。
華夏發動了大軍,卻是在南方,把日本人徹底趕出了中南半島。
之後日本人也陸續的抽調庫頁島駐紮的精銳,分別應對南方的戰局,最遠的甚至派到了馬紹爾等群島上。
要不然,怎麼會讓美軍那麼難啃?
日軍的精銳部隊在經過了那麼多年的鏖戰後,經過了華夏的削弱,精銳部隊已經不多了。那些新兵根本不湊手,即使是那些狂熱的腦殘小學生們,也只是有激情,沒有作戰的經驗,只會多一些炮灰而已。
為了給美國人厲害嚐嚐,日本人在島鏈上投放了很多的精銳。
但日本人的精銳部隊就這麼多,本土防護需要留一點,避免華夏人真的來一個空降本土。
印緬邊境也需要留一些,避免華夏的大軍沖垮阿三們的防線。那些阿三真的不靠譜,若是沒有日本精銳在其中起骨幹支撐作用,恐怕那些防線真要垮了。
即使華夏現在沒有進攻印度的意思,只忙著在南洋清理整頓,建立新秩序,但日本人哪裡敢掉以輕心?
印度的富饒不是吹的,哪怕日本人只佔據了一半,也足夠讓日本越來越糟糕的經濟苟延殘喘。
如此一分配,日本的精銳部隊已經不夠用的了。隨著華夏的謀略重心在南方,庫頁島的防禦也就自然放鬆了。
“整個樺太島需要徹底站住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樺太島距離大陸那麼近,支那人或許會海渡吧?”即使有了華夏遠距離空降澳洲和烏拉爾的經歷,日本還是有些人心存僥倖,“那麼華夏人至少也要等到天氣暖和了,才有可能登島吧!”
他們也知道華夏人絕對不會放過庫頁島的,只是實力不濟,當觀察到庫頁島對岸的華夏曾經駐紮的軍隊陸續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