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部分(2 / 4)

小說:抗戰之紅色警戒 作者:痛罰

工業基礎其實也很強大。”孟享繼續敲警鐘,免得有些人也翹尾巴。

“若不是戰爭,蘇俄人的工業攀至世界第二不是虛言。”宗立還沒有說話,宋子文倒是先點頭贊同道,“看看我們在西伯利亞和遠東以及中亞地區接收的鋼鐵廠在大部分恢復生產後,很快就為我們提供了300多萬噸鋼鐵,就知道蘇俄人的工業基礎很紮實。”

“不過他們去年拼了命,也不過生產出了700萬噸的鋼鐵,僅僅比日本人強點。若是今年德國人再進一步,恐怕他們的鋼鐵產量會更低。”閻錫山嘿然笑道。

“日本人去年的鋼鐵產量貌似又有所回升了?”李樹春也湊趣道。

“今年日本人為了維持南下的作戰。驅使朝韓人為礦奴。加大了對朝韓鐵礦石的開採。再一個是他們從南方的緬甸、印度等地運來了不少鐵礦石,加上往年積攢下的從華夏和朝韓掠奪來的鐵礦石,去年的鋼鐵產量已經突破了630萬噸了。”周白點了點頭道。

“日本人還有從我國掠奪走的存貨?”李宗仁在旁插言問道。

因為這一次會議主要是談論經濟,所以宋子文、宗立等人列席,李宗仁手下雖然也有經濟能手,但顯然列席討論國家大事的資格,桂系三巨頭,白崇禧傾向軍事,黃紹竑傾向於政治外交,李宗仁無奈只能親自出馬。再說旁邊還坐著一個閻錫山。而且他也有心向經濟領域插手。

他已經敏銳的感覺到,正在磅礴崛起的華夏經濟中蘊含著諸多的機會。

“小鬼子趴在我們身上吸了半個世紀的血,大量掠奪來的鐵礦石和煤炭一時用不完,就直接堆積儲備甚至填海儲備。存貨多著呢!總有一天,我們要踏上他們的本土,不僅要把屬於我們的東西都拿回來,還要把他們所有的東西都給挖空。”一席話激起了孟享心頭的一番遺憾,不由冷道。

眾人默然。

孟享見沒人應答,笑著轉移話題道:“不要小看小鬼子,他們的憂患意識,早早的就開始未雨綢繆。若不是困於資源緊張,他們的鋼鐵產量還能攀升。”

若是歷史不變,日本人會在43年。創造782萬噸的巔峰規模,也會在二戰後快速崛起,以彈丸之地而把鋼鐵產量推至世界第二的寶座。

“無論是英國、蘇俄、還是日本人,雖然他們的產量降低,但一有了條件,他們的鋼鐵產量還會大幅提升。而我們國內的鋼鐵產業已經趨向了一個穩定期。我們以前新建的鋼鐵廠基本上都已經開工,這才有了今年鋼鐵產量的大幅度提升。而由於人才和其他條件的制約,恐怕明年,鋼鐵產量增幅就沒有那麼多了。”孟享繼續轉回敲打的話題。

“嗯!今年重點有重慶鋼鐵廠50萬噸級的擴產和攀枝花鋼鐵廠一期50萬噸級的投產,其他地方鋼鐵廠新增產能也只是在100萬噸左右。我們今年的產量恐怕最多隻能提升20%。”周白點了點頭。

卻讓宋子文聽了有些無語,一年提升20%還不算少?但他也知道這還是受限於人才的匱乏,使得很多鋼鐵廠的擴建計劃得不到實施,要不然隨著各處礦山開採規模的擴大,現在完全可以再增加幾座鋼鐵廠。

孟享聞聽微微點了點了。鋼鐵產量到了如此規模就暫時可以了。

工業需要夯實基礎,現在鋼鐵產量的飛速發展本來就有些躍進過大的味道。

華夏鐵礦石雖然數量眾多。但富礦匱乏。現在科技水平不成熟,一些伴生礦和貧礦有些開採浪費。即使華夏不缺人,採礦的人手是足夠,但孟享還是多為後人留下點,或者等到以後技術更高了,才大規模開採。

不說鐵礦石此時有些緊張,各地冒起的大煙筒和工業汙水造成的環境汙染也是讓孟享警覺的事情。

下一步華夏鋼鐵產業不宜再盲目的追求擴張,規模大,追求數量。

孟享手握基地利器,軍事上的消耗鋼鐵大頭已經可以大部分省略,使得主要民用的一千萬噸鋼鐵暫時夠用了。

孟享希望鋼鐵產業一開始就走上良性結構的路子,現在鋼鐵數量提升了,但質量上比起德國人來還是差了點。下一步需要從鋼鐵質量、鋼鐵產業結構上下功夫。

而且隨著局勢的變化,或許很難再從德國人和美國人進口鋼鐵裝置了。

此時華夏的科技人員已經熟悉了德國人和美國人的鋼鐵裝置,下一步需要徹底吃透,生產自己的鋼鐵裝置。

這才是持久之道。

雖然孟享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但對德國人本土達到了2000萬噸的規模還是有些羨慕。德國人若是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