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部分(3 / 4)

小說:抗戰之紅色警戒 作者:痛罰

上千條資訊了。

不止是三艘飛艇之間的傳送,還有向海面或者海底的潛艇收發訊息,向空中飛行的偵察機和運輸機以及護航的戰鬥機收發訊息,甚至向陸地上的三十多處通訊站收發訊息,其中既有設定在澳洲大陸的,也有設定在東南亞叢林和海島上的,有設定在華夏大陸的,也有在西伯利亞平原和中東沙漠的,最遠甚至到了非洲、歐洲、美洲的跨洲通訊。

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打造和完善華夏軍隊的戰略和戰術指揮體系,尤其是在海外的平臺。

現在華夏國防軍中,電臺和報話機等通訊系統已經普及到了連排一級。加上各地設定的通訊站以及基地的雷達站,以及克隆兵們對通訊的掌控,完全可以做到把孟享的指令快速傳遞到每一個基層部隊。

但在海外,地面通訊輔助設施不完善,僅僅靠著電臺和電話還不夠。

和日本人在中南半島的叢林戰已經出現了這樣的弊端,很多地方訊號根本收不到,無論是指揮還是支援,都很容易延誤。

同樣在海戰和海外的空戰中,只靠電臺,依舊無法把資訊及時的傳遞和綜合分析。

孟享一直想等到衛星這個神器出現,但超遠端火箭和太空控制技術的限制,使得衛星計劃一直沒有完成。

在孟享的想象中,衛星不過是大火箭發射一個訊號收發器而已。但實際上,僅僅火箭和衛星的軌道控制就難倒了眾人。

想想後世,衛星這東西可不是普通國家能玩的,不是沒有道理。

雖然基地也有衛星,但也同樣需要相關技術限制的破開。

況且,孟享也不知道一開始的基地衛星效果如何。根據基地武器的水平來看,一開始也絕對好不了哪裡去。反而不如高空的飛艇效果好。

於是就先啟動了飛艇的訊號中繼站計劃。

隨著基洛夫飛艇越來越多,孟享已經可以把飛艇佈置出一張訊號傳輸的大網。

基洛夫飛艇的巨大空間和驚人的載重量使得它不僅僅可以作為訊號平臺,以及安裝上空中雷達站充當偵查前哨,基洛夫飛艇還是絕佳的戰略和戰術的指揮平臺。

在東南亞叢林中也在同樣進行著一場類似的試驗,同這次海上試驗一樣,基洛夫飛艇的兼職工作非常好。

飛艇可以輕鬆的收集到來自各地的通訊訊號,並由飛艇上組建的指揮參謀系統及時綜合分析並傳遞,力求把複雜的戰場情報按部就班安排好。

後世也同樣在研究飛艇訊號通訊平臺,只是考慮到安全的問題,用於軍事領域的較少。

但現在這個年代,在一萬多米的高空,已經很少有威脅到基洛夫飛艇的了,更不用說基洛夫飛艇還可以升到2萬米的高空,甚至飛艇上的防護體系也從來不是擺設。

“我說,為什麼搬了那麼多的機器佔了不少地方。要是多帶一顆那種超級炸彈,現在咱們投下去,絕對讓小鬼子的戰列艦跑不了,說不定還能留下鬼子的那艘大和號。”陳達龍猶自為不能參戰而遺憾。

“我們這一次只是觀摩!”王修心中也有一絲遺憾,嘴上卻淡淡的說道。

“我們是軍人,最終還是要打仗!不打仗,養我們幹什麼!我們不是政治家,不需要在敵人的屍體上白撿勝利品。我們要做的是用最猛烈的攻擊直接打趴下所有的敵人,證明我們華夏人比他們任何一個人都強。”陳達龍被戰火刺激起了心頭的重重遺憾,不由在這一句觀摩的話中徹底噴發了。

他不知道遠在萬里的孟享也正在苦惱的探尋著戰爭的暴力和謀略的平衡點。

第811章 打還是不打

“打還是不打?”深夜中,孟享輾轉難眠。

魏寒潮在白日的進言最後的幾句話依舊在他耳邊縈繞:

“每一個強國的威名都是打出來的,每一個大國國民的自信也是打出來。撿了便宜的謀略只能激發國民的興奮,卻永遠激不起國民的熱血,更不用提漢唐時候,藐視四方的強大自信!那些高鼻子洋人只佩服強者!”

在先鋒軍中,魏寒潮是有名的鷹派之一,很有戰爭狂的味道。

在華夏國防軍南方攻勢滯緩的時候,很多先鋒軍軍人忍不住進言加強進攻,加大進攻規模。

此時在東北的魏寒潮也積極的進言要求攻過鴨綠江,直接把日本人趕出亞歐大陸去,甚至還主張攻向日本人的本島,一洗從甲午至今的種種恥辱。

“時機未到,坐看日美互鬥也不錯!”範種是知道孟享整體計劃最為詳細的一個人,很多戰略計劃都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