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部分(2 / 4)

小說:抗戰之紅色警戒 作者:痛罰

。但隨著德國人的增兵,英國人再難以支撐。

所以,英國人懷著矛盾的心情迎來了美國人。為了中東,為了非洲,要在北非開闢第二戰場。

第861章 火炬計劃

“法國人會什麼反應?”艾森豪威爾淡淡道。

“他們只能接受!”蒙哥馬利不屑道。

艾森豪威爾低頭沉吟,他聽得出英國人對法國人的不屑,但此次作戰離不開法國人的支援。

北非的第二戰場已經開闢,但首批10萬美軍怎麼用也是一個大問題。

“不要把兵力浪費在防守上,我們需要在德國人的屁股上踢一腳!”縱橫了兩個世紀的英國人已經熬煉出了一大批戰略家,丘吉爾估算到了他們可以堅守蘇伊士的時間後,決定把援軍放到了德國北非軍團的背後——法屬殖民地。

自從法國人的維希政權建立後,他們在北非的殖民地雖然後來都陸續的投向了維希政府,但他們天高皇帝遠,對德國人也是不放在心上。他們的態度更偏向中立,反正對德國人沒有好感。這也是英國人打算從中爭取一把的一個原因。

當然因為維希政權初期,英國人炮擊法國艦隊的事情,北非的法國人也對英國人沒一點好感。

所以這一次的進攻主力是美國人,能較好的避免英法的尷尬。

而且,在英國人看來,國土淪喪,軍心渙散的法國人的戰鬥力稍弱一些,不會像德國人那麼拼命。這麼一個稍弱的對手也避免了那幫初上戰場的美國大兵們不至於戰敗潰逃。

不太平洋戰爭中,美國人連連潰敗的表現。單單在大不列顛島上,那些一直在安樂窩中成長起來的美國大兵一開始都顯然無法適應戰爭的節奏,差點就成了英國人的拖後腿。

這使得把第二戰場開闢到西班牙的計劃流產,英美才選擇了困難度稍低一些的北非。

美國大兵的表現如此,偏偏美國人的財大氣粗,使得這一次盟軍開闢第二戰場的整個計劃的總指揮成了沒有高階指揮經驗的艾森豪威爾少將,這當然讓蒙哥馬利有些不爽。

“那個戴高樂的特使來了嗎?”艾森豪威爾並沒有在意英國人的態度,直接問道。

他長期擔任幕僚,擅長從政治角度考慮軍事問題。這也是馬歇爾推舉他,也是他後來能以軍人的身份成為總統的一個重要原因。

他知道自己對軍事方面的弱點,但他卻抓住了戰爭的政治本質。

開闢第二戰場的火炬計劃單單靠美國人是完不成的,即使加上力竭的英國人也不行。還需要法國人的支援。

擅長謀略的英國人早早的就推出了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這塊牌子。

但英法的恩怨已經延續了上千年,雙方的合作顯然不那麼愉快。

英國人在背後一邊輸血,一邊搞小動作,使得戴高樂的勢力發展的並不強大。

美國人顯然也看到了戴高樂這個法國最大抵抗勢力的招牌作用,如果運作好了,不僅僅可以獲得法國殖民地的支援,甚至能在未來整個法國大蛋糕上切一塊。

一個強大的法國。來制衡英國人、德國人、甚至蘇俄,更符合美國人的歐洲利益。

若不是美國人在背後推動,法國人二戰後也絕不可能坐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子。

“蒙特克拉?”蒙哥馬利一怔,隨即回答道,“已經來了!”

……

“我們需要更多的武器!”面對艾森豪威爾,蒙特克拉毫不氣的討要道。

之前,艾森豪威爾已經主動派出了特使克拉克,前去聯絡已經從倫敦轉到了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的戴高樂。雙方已經初步有了接觸。

而這一次。戴高樂派出了蒙特克拉來負責瞭解一下盟軍更具體的行動。

蒙特克拉顯然不放過這個機會,夾帶著提出了一點附加條件。

當初身為法國國防部和陸軍部次長的戴高樂剛拉起山頭的時候,手下能指揮的只有法國外籍軍團的一個營。阿爾比斯獵兵師的一個營,和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連,還有幾百散兵遊勇了。

而作為其中戰鬥力算是最強的外籍軍官的那個營的長官就是馬格蘭韋內雷上校,像當時很多願意投身抵抗組織的高階軍官一樣,他改名為蒙特克拉。

當初在英法因為法國艦隊的事情鬧翻的事情,處境難堪的戴高樂手下的軍隊可謂是缺槍少彈。

隨著戴高樂不斷抓住國內和周邊殖民地抵抗組織的權力,開支更是驚人,加上英國人那有限制的援助,顯然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