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2 / 4)

小說:代嫁貴妻 作者:雙曲線

?我們宋府的姨娘若子女在堂,姨娘都不敢坐著,老太爺說這是大夏律令,原來候府的姨娘和我們宋府的姨娘不一樣啊……”

她說著作勢就要跪下去,老夫人咳了一聲,“別耽擱時間了,就認認各房親戚吧,我們都空著肚子還沒吃飯呢。”

意思就是說不用跪了,先認親戚再說。這句話的意思一解讀出來,周遭立即射來或嘲笑,或看熱鬧,或欣賞等等各式眼色。不過這嘲笑多半都是在嘲笑蕭姨娘,笑她不自量力,再怎麼著,再怎麼能呼風喚雨,也不能有那正室的名份,以為在老夫人面前討好賣乖讓老夫人睜隻眼閉隻眼,再使幾個邊兒上的下人喚她夫人就正了名份麼?

不可能,妾室想成正妻,大夏律例絕對不準,更不會封一個妾室誥命。所以說,是條蛇絕對不會變成龍,是隻野雞絕對變不了鳳凰。想讓新進門不知事的新奶奶給她磕頭,把她當正經夫人給跪了,這不是欺負新媳婦在投機取巧麼?以後這新媳婦還不得就給這樣壓制了下去?

好在新媳婦似乎天真爛漫,不懂察顏觀色,把心裡的疑問直接說了出來。她說了實話,有人再強勢,也沒人敢當眾將大夏禮數名教甩到一邊置之不理,還必須得按新媳婦提起的大夏律令來辦。

蕭姨娘好像沒看到來自各方的特殊眼神,忽然笑了,像才看到九雅一般,把茶杯放下,“原來是我們家譽兒媳婦啊,來來,姨娘沒什麼好東西,就把這個做見面禮吧。”她從手上褪下一個碧玉的鐲子,秀彩眼色快,立即拿一個托盤塞到九雅手裡,蕭姨娘哐噹一聲將玉鐲放到托盤上。

九雅道了謝,總算又過了一關。

有了先例,她便把托盤端起開始大肆斂財,在熊媽媽帶領下,一圈兒下來,不知叫了多聲叔叔伯伯伯母嬸嬸姑媽姑父,人多記不完,但是趕要緊的還記了幾個。

那位之前高額厚下巴的是老候爺的庶女,也算是姑媽,旁邊的姑父一介書生相,很清高的樣子,他們有一兒一女,女兒錢碧琪,十歲,兒子錢忠國,十三歲,虎頭虎腦的。

那個大眼胖臉的中年婦人是三老爺的夫人,三老爺長得肥頭大耳,很有幾分富相。女兒就是昨天見過一次的傅雪晴,十六歲,一個兒子傅月軒,才六歲,長得周正可愛,標準的小正太。

再就是大夫人,人很瘦挑,面色冷淡,據說當年她的丈夫是嫡長子,是承襲過安平候爵的,但是後來英年早逝,爵位才由現在的候爺繼承了。由於丈夫死得早,大夫人就得了一個兒子傅宏博,如今十七歲,模樣雖然長得像他娘很俊,對人的態度卻冷酷得很,神色也很冷漠,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完全不似十七歲的少年人那般陽光好動。

再就是傅家二少傅長亭,微胖,模樣很墩厚,不像個狡猾人。

見完這些人,九雅不失時機的拿出她的見面禮,按著男女老少各式不一樣的,一一分送了出去。

她給老夫人送的是手工編織的深紅色棉襪,由於針法的關係,摸上去很柔軟很有彈性,穿在腳上也很服帖。老夫人把毛襪拿在手裡不知是什麼玩意,正有些不屑她拿出如此寒磣的東西,九雅已經笑道:“這個是襪子,專套到腳上的。想必這大冬天的,老夫人的腳容易生寒,把這個套上去,比絹夾足袋要暖和得多,而且很貼腳,又不用繫帶子,穿起來方便,很實用。”

這個時代的人把穿在腳上的襪子叫做足袋,筒口有帶子,因為是絹啊絲啊布質面料,穿在腳上總有些鬆散。在進入冬天后,九雅實在覺得這種東西很麻煩又不暖和,便決定將前世的襪子引進。便向雨蝶她們打聽紡織方面的事,結果春菊說她家就有紡車,她娘在家就沒少紡紗織布,還說她一手精巧的繡工也是跟著她娘學的,手藝很不錯。

九雅立即叫她把她娘叫來,諮詢了紡線的相關事宜,於是就讓她想辦法看能不能紡出一種稍粗的棉線,春菊她娘竟是毫不猶豫地就應了。過不幾日,果然就把東西交了過來,很合九雅的意,於是讓她多紡點,同時把棉線又叫春菊拿出去染成各種顏色,再讓匠人按她畫的尺寸打了幾把鉤針和竹針,就開始鉤織這個時代所沒有的襪子。

等第一雙粉色襪子成品出來的時候,幾個丫頭好奇不已,當九雅把襪子套到自己腳上時,她們大為驚歎此設計之精妙,又暖和又服帖又方便又好看,於是紛紛讓九雅交她們織法。但是九雅卻留了個心眼,只把這個編法教給了春菊,第一是她手巧,第二是她老實,春菊在這上面也頗有天賦,教一而知三,很快就掌握了竅門,同時還能自己想出繁複的樣式,織出更好看的花樣。

於是這編織之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