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同宗同族,算是一家人,為何你們折家對契丹的敵意尤甚於對宋國呢?”
摺子渝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道:“你這人才是不可理啥,趙匡胤到底對你有什麼恩德,值得你忠心耿耿去扶保他?同宗同族,天大的笑話,若是天下間的人把這個看成友敵親疏的標準,那契丹內部就不會紛擾不斷,中原也還是大禹之子所建的夏朝,萬世一統了。
燕雲十六州多是漢人,可是你們若率兵去讓他們認祖歸宗…你且看看他們迎接你的是美酒還是利箭,他們絕不會比契丹人手軟。要說同祖同宗,隋唐兩朝皇室俱有鮮卑血統,昔日之匈奴和鮮卑族人,多有化為漢人的,你又怎麼說?同祖同宗是吧?北方姓劉的多是匈奴後裔,北方姓楊的多有鮮卑血脈。你姓楊,世居北方,拿出族譜來擺一擺,三百年前咱們倆也是同祖同宗…說不定我還要叫你一聲表哥,你怎麼卻不來幫我?”
說到這兒,她忍不住“噗哧”一笑。
楊浩聽了苦笑不語:“走了,我又習慣性地用後世的觀念來看問題了,同現在的人說這些,豈不是對牛彈琴?”
摺子渝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我折家世居雲中,自唐朝時候就統御府州,向來依強者而附。歷唐、晉、周、宋,始終選擇中國為盟而抗塞北,原因就是你所說的這個與我折氏同宗同祖的契丹胃口更大,西北地理民俗與漠北相近,一旦讓他們得了天下,他們會比中原人更快地熟悉並掌握西北之地,我們依附宋國,稱臣納貢…出兵出餉幫助宋國討伐北漢,牽制契丹,只是為了給自己謀一席生存之地,。”
說到這兒……她臉上露出苦澀地笑容:“我們本以為宋會效仿唐的國策,以我折氏為西北藩鎮屏障,可是誰知宋國吞併諸國的速度太快了,趙匡胤的野心膨脹的也太快了,他信誓旦旦地保證過,只要我折氏臣附中原…就保我折氏世轄府州,可家父屍骨未寒,他便起了投取之心。”
楊浩輕輕搖頭頭:“不管趙官家是否言而無信,西北無力抵抗中原卻是事實…明知不可為,何必強為之?除了多死些人,與天下百姓何蓋?”
摺子渝蕭索地說道:“我家兄長不甘心交出祖宗基業,那我就只有幫助他。不管我折家也好,還是他趙家也好,都是為了一家一姓而已,天下公益這塊招牌,那是用來召攬民心的,你且去勸勸趙匡胤為了天下太平放棄吞併西北不啻與虎謀皮,他想要的是趙氏子孫的基業穩如泰山。”
楊浩道:“識時務者為俊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自唐朝滅亡以來,中原戰火頻仍,動盪的太久了,人人嚮往太平世界,宋國順勢而生,趙官家雄才大略,西北是根本不可能以彈丸之地與其對抗的。與其如此,何不早作打算?須知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繳出兵權、主動歸附和被武力打下來,結局是大不相同的。”
摺子渝頰上騰起兩抹激動的紅暈:“你憑什麼如此斷言呢?我折家的確沒有力量與宋國抗衡,也從沒想過能滅宋國,可是要自保,也未嘗不能!”
“就是不能我才勸你!”
楊浩沉聲道:“子渝,我不會害你,更不會妄言,實話對你得中原者必是大宋,府州早晚會插上宋國的大旗,這自唐末以來百餘年的亂世將會就此結束,天下百姓將過上三百年富庶太平的日子,隨後,……”…才是新一輪命數的開始。西北何去何從,就在令兄一念之間,你雖是女兒身,但是折家事務參與多多,對令兄不無重大影響,你何不規勸他順應天意呢?”
“你說甚麼?”
摺子渝騰地一下站了起來,隨即才省悟到自己的失態,她緩緩坐回椅上,面色驚疑不定地看著楊浩,半晌才道:“你。”你憑什麼如此肯定?你若依宋國實力,判斷它得一統中原,原也不算奇怪,可你說……”你說宋有三百年國運,這話從何說起,你何以知道的如此明確?”
楊浩沉默半晌,徐徐說道:“內中原因,我沒辦法解釋給你聽的,但我不會裝神弄鬼,更不會說謊騙你。子渝,我說的都是真話,你在唐國,是不會得償所願的,回府州勸勸令兄,螳臂當車不如順勢而行,不要妄圖同大勢相抗。”
摺子渝驚訝莫名,心中忽想,楊浩是呂祖的徒弟,呂祖被民間稱為半仙之體,看他年逾百歲,相貌卻如三十許人,想來真是有大神通的,莫非呂祖也精通占卜之學,而且比陳摶算的還準?陳摶只算出趙匡胤有帝王氣象,呂祖竟然算得出今後三百年的天下大事?
摺子渝面色一連數變,饒是她機警多智,這時也沉不住氣了,心中念頭疾轉半晌,她忽然想起陳摶為自己所斷的二夫命,那是一直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