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趕緊起身,扶起曹彬,舉杯道:“諸位愛卿皆是朝中棟樑,聯繼承大統,今後還須依賴諸位將軍輔佐。今因國喪,暫休戰事,來日討伐漢國、出兵幽燕,聯必御駕親征。與諸位將軍如往日徵江南一般,並肩作戰。諸位將軍,請滿飲此杯!”
眾將紛紛應諾,舉杯與之共飲”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在城門口為楊浩送行的,是原本出身南衙的一眾屬官,宋琪、賈琰、程羽、慕容求醉等共事過的同僚,還有鴻驢寺的全部官員。已然致仕的前任大鴻驢章臺攙因老邁年高,沒有親至,卻也讓他的長子前來
送。
不但鴻驢寺典客承焦海濤、司儀承曹逸霆、主簿寧天色以及一干屬員都到了,就連那位很少與楊浩謀面的鴻驢右卿高翔,今天也滿面春風地出現了,熬來熬去,他終於熬出了頭。楊浩一滾蛋,這個大鴻驢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往日些許恩怨。自然大風吹去,得有些肚量才是。
鴻驢寺的屬官們看著自家這位離任的大人,都是一臉的羨慕。做官。誰能做得像楊大人一般如此暢快?就算楊大人此後這一輩子再無任何建樹,就憑他弱冠之年便成為使相的速度,也足以成為大宋政史上的一個傳奇,或許”也是再也無人能夠企及的一個傳奇了。
南衙的一眾官員看著楊浩,眼中卻既沒有羨慕、也沒有嫉妒,而是一種深深的、卻不易被人察覺的同情。哪怕楊浩再惹人厭,此時他們也毫不吝嗇自己的同情。就算不需要楊浩承他們的情,也得讓其他同僚看看,自己不乏同情心。
他們看楊浩的眼光,分明就個死人。
勸君更盡一杯酒,此去黃泉無故人!
楊浩就在兩衙官員們複雜的神情中出了城門,走出一箭之地,他回頭一看,那些官兒們還站在原地。楊浩便向他們遙遙招手示意,他的手在空中剛剛揮動了兩下,忽地發現城頭上站著一個女子,一襲白裳,衣帶飄飄,獨自佇立,似乎正凝視著他。
楊浩站穩了身子,定睛再往城頭看去,那人卻已悄然消失,天空湛藍,白雲朵朵,城頭上只有宋字大旗迎風獵獵,方才所見竟似南柯一夢,尋跡無蹤。
“大人,請登車上路。”
將虞候王寶財在馬上彎了彎腰,向他大聲說道。
楊浩點了點頭,向後面隨行的家僕們望了一眼,楊浩的家僕比他的家眷在京城時還要齊備一些,管家、奴僕、丫環一應齊有,但是”他一個也不認識,這些人都是他變更逃跑計劃之後,繼嗣堂的人突擊找來的。
楊浩只知道他的管家叫李慶風,楊浩看他年紀、聽他名字,非常懷疑他和自己在唐國救下的李聽風家族有些什麼瓜葛,不過直到目前為止。他還沒和這位管家詳細交談過。
楊浩登上車子。放下轎簾,整個隊伍便加快了速度。
過了瓦坡集,前方路口忽然出現一個綵棚,說是綵棚,因為皇帝大行,正居國喪,所以沒有披紅掛綵,只綴了些松枝拍枝充門面,未免名不符實。綵棚下面也沒有鼓樂迎接。只有著黑白兩色衣衫的一群百姓站在那兒,老遠便高聲叫道:“這位軍爺,敢問前方來的可是楊太尉麼?”
一今日本直計程車兵用很生硬的中國話答應了一聲,那些百姓們立即歡喜起來,也不知從哪兒變出一把萬民傘來,也不撐開,便迎了上來。
一見是歡送楊大人離京的,公孫慶、王寶財二人也不便攔阻,二人對視一眼,便命人向後傳報,通知楊浩。片刻功夫,楊浩便迎上前來。
那群百姓為首者是一個體態圓滿的員外,只見他畢恭畢敬搶前作揖道:“楊太尉小民於圓,恭為鄉保。大人在京時,德政惠民,令無數百姓得益,今太尉要離京赴西北上任,百姓們感恩戴德,不捨大人離去。特意委託小民,向太尉敬獻萬民傘一把、美酒十壇,萬望太尉笑納。”
遠遠的,日本武士王守財先生聽得很是納悶兒,轉頭向公孫慶問道:“公孫大人,末將是武官,對楊太尉的事情瞭解的不多,他的,做過這裡的地方官?”
此時,楊浩正遜謝不已,眾百姓則阿諛如潮,馬屁連天,聽得禮部員外郎公孫慶都快吐了,他冷笑一聲,見周圍沒有楊浩的人,這才說道:“王將軍,這不過是官場中習氣罷了。自古以來,愛民如子的好官離任時百姓割捨不下,送萬民傘以示敬意是有的,可是後來的官兒,不管是不是清官、是不是愛民如子。都喜歡在離任時玩上這麼一套把戲。
官聲好的,有紳民主動送傘。官聲不好的,他也不願灰溜溜地離開,於是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