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個和江之強有幾分相像的男子走過來,祝賀道:“這部電影很棒,一定會大賣的。”
“承你吉言。”沈衝笑容滿面的和他握手,說道:“文哥是老江湖,說大賣,肯定會大賣,等電影上映了,我就在家躺著,等天上掉錢。”
此人正是江之強的哥哥江之文,他聞言大笑,然後問道:“沈先生,恕我冒昧,你說這部電影,有沒有可能在我家的戲院上映?”
“怎麼?”沈衝有些驚訝,問道:“你們百老匯不是一直放映西片的麼?”
“那倒也不一定。”江之文解釋道:“以前香港製片業被邵氏和嘉禾把持,我們這些獨立戲院沒有片源,迫不得已,只好去歐洲美洲買片子回來放,其實香港本地的獨立製作,我們也是很歡迎的。”
“這個得和邵氏商量一下。”沈衝微一沉吟,說道:“我當然希望越多戲院上映越好,不過畢竟和邵氏簽了合同,需要先溝通一下,免得起了誤會,傷了和氣。”
()
“還是沈先生想的周到。”江之文點頭,說道:“那我就等沈先生的訊息。”
又隨便聊了一會後,江之文有事要辦,走開了。
等他走後,沈衝爬上銀幕前的高臺,用力拍了拍手,高聲宣佈:“各位,這裡不是聊天的地方,我已經在敦煌酒樓定好了席位,請大家移步,咱們去吃宵夜,邊吃邊聊。”(注1)
眾人轟然叫好,三五成群的走出了戲院。
這次內部試映會,除了幾大電影娛樂雜誌的記者和編輯外,沈衝還廣結善緣,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有可能來的人,統統發了邀請函,許鞍華的人緣好,《瘋劫》的主演也不是無名之輩,因此前來觀影的人數頗多,在敦煌酒樓開了八桌席位,剛剛好坐滿。
在宴席上,沈衝繞了一圈,和第一次見面的人握手認識之後,腦海裡“嘀”的一聲輕響,任務完成的提示出現了。
“你已經結識超過100名知名電影工作人員,任務完成,獲得50枚電影勳章。”
“yes!”
沈衝握緊拳頭,悄悄做了個動作,發洩一下興奮的心情,然後心念一轉,關閉了提示。
回到自己的座位,看著高朋滿座,氣氛熱烈的廳堂,沈衝忽然有種滄海桑田的感覺——幾個月前,他和嚴浩,舒琪等人在大排檔上聚會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那時候,他是個不名一文的窮學生,而現在,卻成了一個身家千萬的電影公司老闆。
人生際遇,神奇如斯!
不過比起今天,當時的聚會,只能算是”乞丐版“的群英會,現在才算是初具規模的群英會。
香港地域狹小,電影行業又相對集中,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幾乎任何一個電影人,背後都能牽扯出很大一塊關係網,比如徐克來了,因為他和許鞍華前段時間同在沖印公司做剪輯,比如章國明來了,因為他和許鞍華曾經同在tvb菲林組,比如王晶來了,因為他和舒琪同在香港電影文化中心做導師……
除了幕後,臺前的也來了不少人,許鞍華在tvb工作了那麼久,主演之一的趙雅芝又是tvb現在力捧的花旦,自然不乏前來捧場的明星,像黃杏秀,鄭裕玲等人,都是耳熟能詳的名角。
隨著財富的累計和見識的增長,沈衝早就過了見到明星就興奮的年紀,因此結識這些人,也不是很興奮,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幾個資深影評人對《瘋劫》的看法——這些人的評價,對電影票房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因此他特意把影評人安排在一桌,然後給自己留了個位置。
拿著酒杯,沈衝向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致意,問道:“石大哥,你覺得《瘋劫》如何?”
被沈衝詢問的這位,名叫石琪,早在六十年代,就在香港用8mm攝影機拍攝實驗電影,現在是《明報晚報》的影評專欄作者,號稱“香港影評界第一鍵筆”,擅長立足香港本土文化剖析電影,觀點獨到,言辭犀利,他的很多影評,都成為後來研究香港電影的重要參考資料。
“有新意,也有誠意。”石琪先說了兩句公認的評語,他把玩著酒杯,沉默了一會,然後說道:“《瘋劫》的結構很特別,打破了平鋪直敘的單一視角,時空交叉聯絡,呈現了迷離的氣氛和錯綜的事態,突破了簡單化的模式,拍出了複雜的層面,而且雜而不亂,風格統一,這是非常難得的,我覺得,不出意外的話,這將是本年度香港最好的電影。”
“我同意石琪的看法。”另一位資深影評人羅卡放下筷子,說道:“這部電影首尾貫徹,內容和風格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