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府店了,這兒距洛陽只有五六十里地,明天兵團部即可到白馬寺。”
薛嶽從長長的沉思中醒來,望望車外漸漸變黑的天sè,吩咐道:“今晚暫住府店,明天務必趕到白馬寺。”
蘭封會戰結束後,在總結會戰經驗教訓是,老蔣問王耀武:“佐民啊,你的51師在蘭封會戰中打得不錯,你對我軍未能將土肥原師團全部殲滅是如何看的呢?”
這一問剛好把王師長的一肚子怒氣激發了,他略一沉思道:“校長,我認為這次我方十多萬大軍未能消滅rì軍二萬人的師團,主要是因為隴海線戰事存在謊報誇大敵情;互相推諉,不肯向前,縱橫聯絡太差,秩序異常混亂,畏敵如虎,致使機會喪失;不追擊堵截,丟失重要據點等,使我軍一敗塗地,我的151旅突擊隊在攻入三義寨後,就是由於後續部隊畏敵如虎,不肯向前而歸於失敗的。”
接著,王耀武誠懇地說:“以上各點,如果不加以改正,抗戰終歸是要失敗的。”
老蔣聽完後,久久默然不語。其實,老蔣也很難,他沒有真正的統一guomin黨,黨內派系林立,對嫡系處罰重了,傷了嫡系的心,沒人來替自己效忠、賣命了,處罰不重的話,又難以服眾。真是對有過的嫡系,輕不得,重不得,只能適當懲罰,鬱悶!這就造成了1948年至1949年的惡xìng迴圈,嫡系沒種的打敗仗都知道不會殺頭,就不會和敵人死拼,而其它派系見老蔣你如此處事不公,何必還要搭乘你這條快要沉沒的破船,起義。
整個蘭封會戰(包括豫東作戰)至此結束。中華軍隊總計傷亡約7萬人。rì軍總計傷亡約2。6萬人,僅rì軍第2師團在6月29rì于徐州開追悼會時,有姓名的戰死人員即達7451人。
蘭封會戰結束後,各軍分頭轉移、撤退:宋希濂軍向密縣轉移;胡宗南軍團(附36師、109師)向汜水、鞏縣轉移;李漢魂軍向禹縣、郟縣轉移;桂永清軍向洛陽轉移;黃傑軍向襄城、葉縣轉移;俞濟時的74軍向泌陽轉移。
6月初,睢縣、蘭封相繼失守,鹿邑、柘城淪入敵掌,豫東已成了rì本人的跑馬場;6月6rì,開封陷落,平漢路已抬眼可望。
許昌危急!鄭州危急!包圍土肥原的薛嶽10萬大軍也危在旦夕!
075掘炸黃河
075掘炸黃河
憾山易,憾我七十四軍難!——張靈甫
如何保證轉移中的十萬大軍安全,“以水代兵”——掘開黃河堤壩,放河水淹、阻rì軍。這樣一個禍害了數百萬老百姓的議案被擺放到了激ang激e石的辦公桌上。
當時第一戰區雖然擁有近30個師的數十萬軍隊,而且大多為zhōng ;yāng嫡系的所謂主力部隊,卻因為多數畏敵如虎,抵抗不了rì軍2個多師團的西進。激ang激e石決定決黃河堤,製造水障,以阻止rì軍西進。激ang激e石的這一主張並非臨時產生。早在1937年7月間,他的德國首席顧問法肯豪森就曾建議他“將黃河決堤”以阻止rì軍。
陳果夫於1938年4月3rì建議在武陟決堤。陳果夫發電說:
委員長鈞鑒:臺兒莊大捷,舉國歡騰,抗戰前途或可從此轉入佳境。惟黃河南岸千里,頗不易守,大汛期間且恐敵以決堤攻我,我如能取得武陟等縣死守,則隨時皆可以水反攻制敵。蓋沁河口附近,黃河北岸地勢低下,若在下游任何地點決堤,只須將沁河口附近北堤決開,全部河水即可北趨漳、衛(即漳河與衛河),則我之大危可解,而敵則居危地……
4月21rì,姚琮(時任軍委會辦公廳副主任)發電建議說:
熊次長**勳鑑(即熊斌,時任軍令部次長):黃河舊險地方在考城以東者如河北之劉莊、魯省之朱口,倘即刻施以決口工作,更於舊河道下游多拋埋柳枝,則河水必改道南向,一時造成氾濫區域,雖不能淹沒敵軍,至少可使其行動困難,全域性情勢必將改觀……
陳誠轉呈王若卿建議說:
蔣委員長:據炮兵第16團王團長若卿報告稱:
1、頃聞我軍決蘭封口,引黃河水淹rì寇,其計甚佳。但水經黃河故道,魯西、蘇北受害最烈,豫東僅佔一部,於豫省軍事關係較小。
2、查黑崗口水位較開封高出30丈,堤身兩側皆水,歷來稱為險工。如在該處決口,其大流直趨開封,經朱仙鎮、尉氏直貫汴周公路,橫斷亳、柘、周、漯河公路,與軍事關係最鉅……
3、開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