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2 / 4)

後金軍主將見此依舊兇性不改,砍翻了幾個往後退卻的孔部軍卒,迫令眾人加緊攻城。這時節那道白光已然熄了城頭大火,婉轉逡巡,忽然飛向後金軍所在,白光前端居然放出滾滾烈焰,將後金軍兵燒得焦頭爛額。

孔有德部不少普通軍卒本就不大情願同室操戈,方才又不忿後金主將砍殺自己軍中同袍,見白光詭異難敵,軍心大亂,紛紛呼號不已,陣型大亂,往後退去。後金部受其影響,也無法獨力攻城,只得徐徐退走,旅順數月之圍居然就此而解。那白光正是初俱雛形的五行劍,等後金兵退,自行飛回不提。

總兵官黃龍並遊擊李惟鸞,喜出望外,這等神仙顯靈奇事,也算是天降祥瑞,二人合計一番,修表上告。

再說京師之中,這一日崇禎帝正與幾位部閣大臣商議國事,只因如今社稷不安,內憂外困,雖只是二十出頭年紀,兩鬢已有絲絲白髮。君臣正在奏對間,忽見殿外嫋嫋飛來一片絲帛,眾人不知所以,那絲帛居然飛至御書案前落下。崇禎帝忙令近侍撿起,呈上觀瞧。

只見那帛書上寫著幾行硃紅篆字,細細辨認乃是四句偈語:五臺修士惹紅塵,偶伸援手救世人。修帝德,體天心,克紹箕裘存善根。崇禎帝閱罷,又交於幾位大臣傳閱,諸人細細品味,不知如何得解。溫體仁新近才排擠了首輔周延儒,一貫能揣摩上意。忙對崇禎帝稟道:“此帛書來得蹊蹺,但也正大光明,莫不是神仙援手,傳書人君?只要令兵部注意最近可有軍中奇事,兩下印證,便可知曉!”

崇禎帝微微一樂,心中大喜,這些年來順心快意之事不多,今日天降帛書,自己雖然不大信祥瑞之說,然親眼所見,不由得祈盼冥冥之中神靈庇佑,扶持明室,乃命閣臣留意兵部文書,一有奏報立即送來。君臣數人又商議了些錢糧軍務之事,方才散去。不出數日,京師之中紛紛傳說天降帛書之事,只是內中詳情,眾說紛紜,不得詳知。

再說東海三仙自峨眉二次鬥劍後,一直在海外練劍,輕易不出島離海,準備應對四九天劫,也為預先防備三次鬥劍之事。前次五臺異動,三仙又得白眉大師親自來傳警訊,派出諸葛警我並姜雪君、采薇僧幾番試探,天機晦暗之下也慢慢琢磨出了些關竅。想來應該是五臺派的混元祖師兵解轉世,不知有得了什麼樣的奇遇,短短十數年光景便有不俗功行,甚至青城極樂真人也為其多番出手,大力維護,令峨眉幾位首腦長老不由皺眉。

這日齊漱溟與玄真子、苦行頭陀正在洞中議事,商議如何應對,將五臺餘燼撲滅,免得死灰復燃、東山再起。忽然三仙心中俱有所感,覺察天機波動,忙一起默運玄功,靜心演算大衍神數。

半晌之後方才收功,玄真子首先開後說到:“這卦象好生奇怪,不知哪個修士擅自違逆天命,插手中原易鼎之事,如此不知死活,應該不是我峨眉中人,便是其餘幾家與我峨眉交好的正道,有大方真人前車之鑑,也不會冒然涉險,也不似邪魔外道所謂,如此看來,莫不是五臺那人?”

苦行聞言,雙眉緊鎖,沉默無語,望向妙一真人。齊漱溟也是揣摩片刻乃道:“明室氣運將終,乃是天命如此,如果那人膽敢橫加干擾,無異於自取滅亡,果真如此我峨眉也不算是師出無名了!”三人目光交錯,俱是默默頷首。

正說話間,門外侍奉童子叩門稟報,說是島外一女仙自稱是小南極葉繽前來拜訪,祈求三仙能賜見當面,並呈上追雲叟白谷逸書信一封。玄真子笑道:“怎麼來了這位說客?”

原來自葉繽自告奮勇,欲要前往中土尋找故友舊交與峨眉說合,化解與五臺舊怨。葉繽先尋到了義兄謝山,表明此行之意,謝山有心推脫,又恐傷了彼此感情,只得推說自己與峨眉鮮有交情,只能助其尋到追雲叟白谷逸,憑其與東海三仙的情面,方可就中說和。

好不容易找到了白谷逸,他哪裡不知峨眉、五臺兩家之爭的內幕詳情,又是一番推辭,無奈追雲叟看在亡妻與葉繽昔年的情分上親筆修書一封,只說是海外散修仰慕峨眉高人,求賜見當面云云,別的並無多言。謝山見葉繽拿了追雲叟筆書,也算是盡了些心意,也尋了個由頭自回洞府而去。只葉繽一人親身前往東海尋訪三仙。

齊漱溟看罷追雲叟書信,笑著對二位師兄道:“有白老前輩親筆手書,不好託大,便與來人見上一面如何?”玄真子、苦行頭陀點首稱是。乃吩咐童子將葉繽請到洞中相見。

不一刻,只見洞中來了一位道裝女仙,美若天人,令人望之讚歎,三仙見了也是暗暗稱奇,心道海外還有這般人物,果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