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登陸朝鮮本土的倭寇打到哪裡了?”李笑梅問道。

“據錦衣衛加急情報,漢城很快失陷,已經攻到平壤了。”

天啟帝朱由校拿出一副地圖放在桌上,那是從21世紀位面5元一副的中國地圖,裡面的朝鮮半島小是小了點,也比明末製作的要準確。

“這麼快?”金靈兒笑道,她倒是不擔心,反正城要是被佔了,憑著武力再打回來就是,白蓮教主只是詫異‘棒’子的戰鬥力。

“是朕判斷失誤,讓李倧把朝鮮的大部分兵力調到北方和‘毛’文龍一起防範建奴,導致兵力空虛。朕以為你們那個位面歷史上丁卯之役會再現,想做一些佈置。更雪上加霜的是,從兩個月前開始,整個朝鮮半島發生大規模的瘟疫,許多地方十室九空,人心惶惶。”朱由校苦笑道。

李倧,朝鮮王朝第16代君主(1623年—1649年在位),字和伯,號松窓,死後廟號仁祖,諡號憲文烈武明肅純孝大王。,葬於‘交’河長陵。在位時發生丁卯虜‘亂’和丙子胡‘亂’,朝鮮亦從此成為清朝的屬國。

而這瘟疫,非常有可能是穿越者帶過來的,在北京城的瘟疫後,東林七君子就帶著錦衣衛的人在直隸的周邊巡視,到處滅火,才堪堪吧把這個能死幾百萬人的大災難扼殺在萌芽中。可是從北京城裡回國的朝鮮商人被感染者,他們就管不了了,菊座只請了幾個21世紀的實習醫生帶著抗生素等‘藥’物去救治黃石的五千人大明部隊。——天啟帝朱由校付過錢的。

“瘟疫流行,兵力空虛,加上日本人慣用的偷襲,這也難怪。畢竟歷史因為穿越者改變了嘛,小朱也不用自責。”李笑梅拍拍朱由校的肩膀安慰道。“既然朝鮮的兵力都是在北方,那麼平壤還能撐一段時間,東江軍的黃石的五千人不就駐紮在朝鮮北部嗎?這都是有戰鬥力的‘精’銳,那裡戰況如何?”

“據錦衣衛的情報,在黃石的指揮下,平壤是守住了。”金靈兒道。

朝鮮王朝時期,平壤為當時朝鮮的重要城市,在當時稱“平壤府”,是平安道的首府,同時被稱為“兩西重鎮”,時人稱讚平壤形勝“負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長江(大同江),遠臨曠野”。當時的平壤城池分內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內城有五‘門’,南為朱雀‘門’,東為大同‘門’(有甕城),東北為七星‘門’,東南為長慶‘門’,西為靜海‘門’。內城之外為中城,南‘門’為正陽‘門’,東‘門’為含毬‘門’,北‘門’為慶昌‘門’,西‘門’為普通‘門’。中城之外為外城,南為車避‘門’,西為多景‘門’。此外還有承服‘門’、足樸‘門’、大道‘門’、小通‘門’、水德‘門’等。內城北端有北城,南為轉錦‘門’,北為玄武‘門’。

平壤雖然和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是當時的朝鮮兩大商業中心,但屢遭兵燹。1592年發生壬辰倭‘亂’,日本攻陷平壤城,後來朝鮮在明朝援軍的幫助下與日軍‘激’戰,收復了平壤。

1627年的所謂的丁卯胡‘亂’和1636年的丙子胡‘亂’期間,建奴軍隊曾兩度攻佔平壤,大量市民被擄走為奴隸,平壤又遭到嚴重破壞。

1636年的那個丙子胡‘亂’就不說了,原本要在最近發生的丁卯胡‘亂’,在明朝歷史上叫做“丁卯之役”。

天啟元年(1621年),明朝將領‘毛’文龍率一百九十七名勇士取得“鎮江大捷”,隨後招撫遼民、訓練士卒,建立起一支海外勁旅,收復金州、旅順、寬奠、靉陽、旋城等大片土地,在後金統治區內“飛書遍投”,發動遼民反抗,嚴重威脅著後金後方,也使得後金對於明朝的軍事行動,受制於‘毛’文龍,每次都無法及遠。原本的歷史上,天啟六年八月,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死去(這個位面裡野豬皮沒死),其子皇太極繼位。為了打破明清雙方的戰略均勢,遂決定首先攻打‘毛’文龍建立的東江鎮,解除這一“腹心之大患”,為南下進攻明朝本土做好準備。

後金方面在《滿文老檔》中記載:“明‘毛’文龍駐近朝鮮海島,屢收納逃人。我遂怒而往徵之,若朝鮮可取,順便取之。”說明是把‘毛’文龍作為攻擊的主要目標,朝鮮則是順帶的目標。

於是,天啟七年初,後金首領皇太極一面派遣方金納為首的九人代表團,前往寧遠與當時的遼東巡撫袁崇煥議和,以疑‘惑’明朝方面。一面派鑲藍旗旗主阿敏、鑲白旗旗主阿濟格、鑲紅旗旗主嶽託,貝勒濟爾哈朗、杜度、碩託,總兵李永芳等人率大軍攻打東江鎮,以解除心腹之患。對於後金的出兵人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