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馬上跟何大毛對視一眼。兩個人的眼睛裡都透出一個訊息:張同志這話問的意思,是有門路幫他們買磚?
“我們村門前就是一條大河,擋得村子也沒什麼出路,人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靠著這條河也吃不上水,倒把路給擋了,
村裡人就猜心著能不能建個冰窖,冬天的時候儲點冰,夏天的時候往外賣,也給村裡人掙點錢,
實在是太窮了,老百姓連買油鹽的錢都沒有。”何小西叫著窮。
實際何小西不用叫窮。如今老百姓的生存狀態,張同志作為一個地方幹部,跟何小西一樣清楚。
張同志極有同感的點點頭:“是啊,現在的農民沒有什麼賺錢途徑,家家戶戶都窮得很。”對何小西等人能如此大膽帶著百姓致富,非常欣賞。
“不是蓋了給人住的房子,我倒是知道有一個地方有磚,不要錢,但是你們得自己去拉。”張同志說。
何小西的腦袋高速運轉:不要錢的磚,還不能用來建給人住的房子。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拆廟拆下來的磚,
另一種是死過許多人的建築拆下來的磚。比如拆過去的碉堡。戰爭年代留過來的軍事設施裡,肯定死過不少的人。
老百姓一般不會撿回去建房。頂多撿回家去壘個豬圈。
“您是說……?”何小西問。
“咱們這次挖的河,有一條在漣水橋那邊,河道拓寬影響到一個老兵營,那個老兵營靠近河道,已經塌了一半了,
估計剩下那一半也危險,那裡就有許多磚頭,扔在那也沒人要,你們願意要的話可以去拉了用。”張同志回答。
這件事何小西還真不能做主。如今的人沒經過特殊十年,對於風水、鬼神之事比較慎重。何小西得回去,徵求一下村裡人的意見。
“這件事事關重大,我們倆不能做主,要不這樣吧,我們回去商議一下,如果要的話我們來找您,還得麻煩您帶我們過去認認地方。”
張同志也沒指望他一說,這二人就能拍板。這麼大的事情,還真不是一個兩個人就能拿下主張的。
“行,你們回去商議一下,到時候可以到縣政府來找我。”張同志說。
結賬的時候張同志要付錢,被何大毛硬是給攔下了。不管張同志提供的這條資訊他們能不能用得上,都得知人家的情。
即便是這次用不上,他們也可以拉回去派別的用場。
回到村裡,何小西跟陸愛國說了這事。陸愛國也沒壘過冰窖,對這事也不懂。只能對何小西說:“要不問問老匠人他們?”
能不能用?怎麼用?還得請教專業的人。何小西也覺得這個提議合情合理。
“要是有這種磚那就最好了,這種磚最適合建冰窖,要是新磚的話還得殺幾隻公雞,要是用這種磚,都省得殺雞了。”
老匠人們聽了何小西說的事,都認為這種磚最適合做冰窖。至於為什麼這種磚適合做冰窖,老匠人們也說不清楚。師傅就是這麼教的。
這件事定下來,就開始拉磚。水洞村的大車就三輛。要是用來拉磚的話,就不能抽出車去幫老武家和宋大叔家搬家了。
搬家的事是早就說好的,不能出爾反爾。何小西只好把目光轉向其它村子。看看其它村子能不能抽出大車,給他們拉磚。
附近幾個村子,跟水洞村的關係都只能算是一般般。跟許多鄰居一樣,各村也都是互相攀比著過日子。
水洞村這段時間,各項工作都做得紅紅火火的。日子也比其它村好了一些。比河南岸的幾個村子都要好。
以前不如人家,如今一下子翻身比人家強了,河南岸的人難免心裡不舒服。
何小西想想,估計也只有李家窩的人可以用用。像李家窩旁邊的李家莊,想都不要想。現在跟水洞村的關係,處的是勢同水火。
水洞村的人也不知道怎麼得罪的李家莊。兩村的關係,莫名其妙的就惡化了。
這件事安排給何大毛。讓何大毛跑了一趟,找到李振章說了一聲。這事就安排好了。
李家窩的人還算比較仗義。這次在河道上處出來的那點香火情,回來以後還有餘溫。藉著這點香火情,拉磚的事就搞定了。
何小東就帶著人和大車,趕過去幫著老武家和宋大叔兩家搬家。
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妥當,何小西也沒有撈著閒著。陸佳雲又跑了來,找何小西麻煩了。
“十三嬸,最近咱們的榨菜銷量一點也沒增加,這往後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