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栓子 txtdu(1 / 2)

春節對於國人來講是最重要的節日,沒有之一。

即便是千里遙遠,也要趕到一起團聚。可是因為交通不方便,一河之隔,大河隔斷了親情。

鐵匠大叔姓宋。宋大叔夫妻倆就這一個兒子長到成年。宋青遠從小就跟著他爹學打鐵。

和平年代,打鐵或許只是一門謀生的手藝。可是,在戰爭年代,鐵匠卻是一項戰略物資。

抗日戰爭中,淪陷區的許多鐵路工人都紛紛逃離。戰爭又加速了鐵路的損毀。日人急需鐵路線,替他們往前線運送物資。

沒有人維修鐵路。日人就抓了許多工匠和民夫,去替他們維修鐵路。宋大叔的兒子宋青遠,就是那時候被抓到了鐵路上。

解放以後,也沒有回來。就繼續在鐵路上工作了。並在當地娶妻生子。

半島戰爭爆發,需要人員支援前線維修鐵路。宋青遠也是其中之一。

好容易回來了,卻接連被大河阻住回鄉的路。沒法跟老父母團聚過節。

何小西他們把大車趕進院子裡去。何小東脫了棉衣,掄起大錘幫宋大叔打鐵。他不太會說話,只能用這種方法安慰老人。

何小西洗了手,進到灶房裡幫宋大嬸做飯。看到何小西進來,宋大嬸總算是露出這幾以天來的第一個笑容。

何小西接過宋大嬸手裡的和麵盆,把麵餅子貼在鍋邊上。

“青遠哥給公家幹活,公家是有制度的,不能隨便曠工,過節不能團聚就不能團聚,平常團聚不也是一樣嗎。”何小西勸道。

“你大叔就不想讓他跟著公家幹,家裡現成的營生,你大叔想讓他回來,繼承這個鐵匠鋪。”宋大嬸嘆口氣說道。

從後世回來的何小西,卻知道有一個非農業戶口是多麼的難得。而且,宋大叔家的這個作坊,以後也是要併到公家去的。

手工業者,也不再允許單幹。

宋青遠若是拗不過他爹,真的回來。過後肯定是要後悔的。說不定都會成為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嬸,你們可不能犯糊塗,青遠哥那是鐵飯碗,以後老了公家給養老的。年歲大了,不幹活都有工資拿。

生病了都不用自己花錢看。”何小西給宋大嬸分析利弊。

宋大嬸第一次聽說有這種說法。“有那好事?”

“可不就是嘛,你還不相信我說的?”何小西說,“聽說過幾年還給分房子呢,蓋好的大樓房,廁所什麼的都在屋裡,陰天下雨都不用出來。”

何小西給宋大嬸畫一張美妙的藍圖。並不是隨便說說,這些到最後都可以實現。

“那我們老兩口怎麼辦?老了老了,身邊連個人都沒有。”宋大嬸掀起衣襟,抹抹眼角。

“嬸兒,你們在家鄉也沒什麼人了,何不就把房子賣了,去投奔兒子多好?大叔的手藝,在哪裡不是打鐵?

雖說是故土難離,還不是兒子在哪裡,哪裡就是家。”何小西幫著出謀劃策。

按何小西的話去辦,是最好的出路。

宋大嬸有些意動。國人都是如此,一輩輩的人,都是為兒孫活的。兒孫好了,比什麼都好。

外頭有人說話,“大叔,你們家能不能借我們住一宿?”沒有了旅店,過路的人都沒有地方投宿了。

“我們家沒有地方住了,我大侄子正好今天住進來,你們等等,我給問問對面有地方住沒有。”宋大叔說。

這個年代,沒有隨處可見的旅店,快捷酒店等。一般旅人,要麼露宿街頭,要麼找人家借宿。

人們也都淳樸,有人借宿,只要有空屋子的,基本都會收容人住下。就是沒有,也會幫著找個地方趴一晚。

不然,寒冬臘月的夜晚,在外頭凍一宿,非出人命不可。

“嬸兒,那家旅店後來怎麼了?”有人借宿,讓何小西想卻那家旅店來。問宋大嬸。

“別提了,旅店那塊地方,被他們家鄰居花錢買了,結果第二天那小媳婦一家就捲了錢跑了。”

宋大嬸拍著大腿說,“老闆沒辦法了,回鄉下投靠他兒子去了。”

麻蛋,把何小西噁心的一比。這人跟何中槐有得一拼啊。因為涉及保密制度,何小西有些日子沒聽到何中槐的訊息了。

也不知道那老東西現在怎麼樣了?他過得好的時候,也想不起他們來。等他落魄了,估計第一個就得想起他們。

做好了飯,宋大嬸就把宋大叔喊到了屋子裡。兩個人在裡屋說了一會話。何小西猜想,宋大嬸極有可能是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