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我就要吃獨食,看到你跟其他女人在一起我就生氣。”
“看我不弄死你!”康劍飛虎威大發,將花容失色的關芝琳再次按在身下。
才幾分鐘時間,關芝琳就討饒道:“飛哥,我不吃獨食了,你繞了我吧。”說這話的時候,關芝琳卻如同樹懶一般,四肢死死纏著康劍飛的身體不放,似乎已經做好了被康劍飛弄死的打算。
……
……
關芝琳的跟屁蟲生涯只持續了五天,在康劍飛正式啟動《情聖》拍攝程序時,她終於恢復了以前的生活習慣——逛街、美容、打球、聚會,偶爾還會接拍一兩部電影。
《停不了的愛》的票房已經超過600萬,上座率還沒有出現大幅的下降,最終票房過1000萬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夢工廠跟嘉禾合作的《致命快遞》,已經順利登陸臺灣和日本,憑藉康劍飛、程龍和林清霞的票房號召力,迅速在兩地掀起了票房狂潮。
進入三月份,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即將舉行,而在大洋的彼岸,《終結者》仍舊在書寫著它的傳奇。
這部拍攝成本只有800萬美元的科幻片,最初業內預計它的票房可能會是3000萬。可《終結者》的表現卻讓許多人都大跌眼鏡,在票房達到3000萬以後,其上升勢頭依然是銳不可當。
雖然此時世界各地的資訊傳遞很慢,但當《終結者》上映一個月後,香港媒體終於開始報道它在美國熱賣的訊息。
“有野心的香港電影人,都會試圖進軍好萊塢,邵氏和嘉禾兩家公司都曾經嘗試過。結果有所不同的是,邵氏進軍好萊塢的嘗試以失敗告終,而嘉禾則成功的推出了李小龍,前些年又以一部《炮彈飛車》殺入北美票房榜前十。
夢工廠在亞洲站穩腳跟後,康劍飛也將目光投向了歐美市場。兩部《皇家師姐》是一次試水,之後康劍飛親自導演的《小鬼當家》,在歐洲與北美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如今《終結者》的出品公司叫做東方電影公司,這家公司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康劍飛所有,其創業作上映不足一個月,就已經拿下了接近4000萬美元的票房,可見康先生投資眼光之準……”
《南華早報》這份英文報紙,也難得地誇讚了康劍飛一回,似乎這篇文章的作者對康劍飛的商業眼光頗為推崇。
不過相對於《終結者》在北美的上映情況,香港媒體更加關注的卻是梅豔芳的新唱片《壞女孩》。
在經過長達半個多月的宣傳後,《壞女孩》剛剛鋪貨就賣出2萬張的銷量,首周唱片銷量更是達到了7萬張。也即是說,《壞女孩》在香港每天都要賣出上萬的銷量,這在香港樂壇簡直就屬於妖孽般的存在。
其實這並不算離譜,在另一個時空當中,《壞女孩》是一張八白金唱片,在香港的累積銷量高達70多萬張。
此時的日本偶像女明星們,都是溫柔可愛嫻靜為主流,更別說相對保守的香港。
可當梅豔芳的《壞女孩》流行起來以後,香港的年輕女孩子們,一個個有樣學樣地剪起短髮,著裝也變得五花八門、個性十足,梅豔芳儼然已經成了香港年輕人的偶像。
在唱片大賣的同時,社會輿論卻開始批評梅豔芳的出格,甚至有媒體叫囂要封禁《壞女孩》這張唱片,這種論調尤其被許多家長所支援。
別以為香港出版自由,就可以隨隨便便。
十年前香港漫畫崇尚色/情暴力,結果受到輿論批評後,港府出**的政策讓許多香港漫畫出版物紛紛停刊。黃玉朗聯合上官小寶發起漫畫清潔運動,主動減少暴力情節才挺過了困難時期。
前兩年世紀影業的《烈火青春》票房不俗,但卻因為“意識不良、表演大膽”而中途慘遭禁映,原因就是被輿論批評其教壞小盆友。
在媒體開始批評梅豔芳的《壞女孩》後,風行唱片鄧益民那邊給嚇得不輕,連忙開始組織輿論公關,請來另一些報紙為梅豔芳說好話。
一直到金像獎頒獎禮舉行,香港的媒體都還在為《壞女孩》該不該禁售而爭論不休。讓人好笑的是,就在媒體的大肆爭論報道當中,《壞女孩》的銷量再次爆發式增長,這些媒體算是幫風行唱片做了一回免費廣告。
當《壞女孩》半個月銷量達到13萬時,香港媒體的風向終於開始轉變,更多的是在感嘆《壞女孩》打破了香港唱片的又一項記錄。(未完待續。。)
422【毀三觀】
林清霞穿著一條黑色曳地長裙,半露的香肩下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