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部分(1 / 4)

小說:調教香江 作者:童舟

香港的眾多資深報業人士,被《天天日報》的銷量奇蹟搞蒙了,這特麼也可以?

其實,《天天日報》的改革。就是另一個時空黎志英創辦《蘋果日報》後玩的那一套。只不過黎志英那廝更狠,市面上報紙均價5塊錢一張,他直接將《蘋果日報》定價2元還送一個蘋果,招來無數報界同行的嫉恨。

《蘋果日報》的一系列改革,直接使得香港原有的報界秩序崩潰,死守老路不改革的報紙一家家倒閉,包括辦報歷史悠久的《華僑日報》、《快報》、《香港聯合報》等報紙,都在《蘋果日報》攻勢下先後結業。

而生存下來的香港報紙,甚至包括《明報》、《大公報》等報紙在內。或多或少都模仿了《蘋果日報》的改革以適應競爭,香港業界將這種變化和改革統稱為“蘋果化”。

《天天日報》雖然沒有如同另一時空《蘋果日報》那般降低售價,但仍然無比地強勢,其他報紙或多或少都感到自己的銷量在降低。因為讀者被《天天日報》搶走了!

直到此時,香港其他報社的人還在按兵不動,他們期待著《天天日報》承受不了虧損而自己完蛋!

沒錯。《天天日報》雖然銷量驚人,但高額的成本以及取消頭版廣告的行為。使得它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不過,何朝瓊很快就有新動作了。所有想在《天天日報》打廣告的商家,都收到了廣告費漲價的通知——《天天日報》增加的成本,最後還是轉嫁到了廣告客戶的身上。

一家報紙銷量劇增,廣告費增長是肯定的。其實在《天天日報》銷量超過16萬份以後,其廣告收入就足以收回成本了,但隨後《天天日報》的廣告費還在漲價。

沒辦法,想要實現報紙的高額盈利,廣告費就必須猛漲價!

超過八成的廣告客戶對此強烈抗議,近半的客戶直接取消廣告單子,以此要挾《天天日報》的廣告費降回原價位。

何朝瓊的回應是:不予理會!

因為現如今《天天日報》的銷量都快超過《東方日報》了,根本不愁沒有廣告客戶,每天報社廣告部的電話根本就沒停過。

最終,廣告客商們不得不接受現實,乖乖地把錢掏出來。

半年之內,《東方日報》、《成報》和《星島日報》先後改版,而《明報》也取消了頭版廣告並增加彩頁。

《天天日報》掀起的改革風潮,一直在香港持續了數年之久。當讀者習慣了全份彩印、排版精美的報紙後,那些閱讀體驗差的傳統報紙已經沒有了生存土壤,要麼跟著改革,要麼關門大吉,無一例外。

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人敢再輕視何朝瓊這個千金小姐了。因為《天天日報》的改革是在她的主持下進行的,所以外界都將改革的全部功勞安在她身上,還被好事者尊稱為“新一代的報業女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康劍飛現在只想讓金鏞看到何朝瓊的能力,然後讓何朝瓊去跟金鏞談收購《明報》的事情,他這個所謂的左派人士自始至終都要置身事外。

而金鏞,這時也正拿著《天天日報》在感慨:不能小覷任何人啊,賭王千金好手段,香港報界改革勢在必行了。(未完待續……)

801【新法令】

在《天天日報》銷量劇增的時候,由周星池和張勄主演的《逃學威龍》開始上映,其票房增速比之前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更加恐怖,首周票房直接破了1500萬。

而遠在臺灣,《楚門的世界》也已全線落畫,累計收穫票房4388萬新臺幣,暫列臺灣年度票房榜第四位。

就在此時,臺灣分公司的虞戡平傳來一個訊息,臺當局頒佈新的本土電影保護法令。

新法令主要針對的是在臺灣大肆圈錢的好萊塢片,規定內容為:一部美國電影在臺灣最多隻能引進八個複製。也即是說,每部好萊塢片在臺灣最多隻能在八家電影院上映。

雖然在臺灣上映的港片數量很多,但架不住票房榜前幾位全是好萊塢大片。程龍的電影在臺灣也就賣個3000萬臺幣的票房,但像《終結者2》、《聖戰奇兵》這些好萊塢電影,在臺灣的票房動輒破億元。

每年票房榜前三名都是好萊塢大片,光這三部電影,就能從臺灣撈走至少2億新臺幣的票房,臺當局限制好萊塢片上映就很好理解了。

臺當局頒佈這個法令,明面上是說要保護臺灣電影市場免受好萊塢片傾銷,但其實更多的是利益使然。此法令一出,大型院商可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