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在連年銳減而已。
1992年,臺灣地區有40%的票房總量是港片貢獻的,韓國地區的比重是13%,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港片的市場佔有率也在8%左右。
到了去年,這個資料下降得很厲害,臺灣地區還剩32%,韓國地區只剩9%。不過因為嘉禾和東方影業在東南亞積極建院線,港片在這些地區的市場佔有率反而在提高,馬來西亞從7。8%提升到15%,印尼和新加坡也增長到10%以上。
這足以說明港片的輝煌,20年後恐怕難以想象,在保守排外的韓國,其每年的電影票房總量,居然有十分之一都是華語片賣出的。
影視城的地下停車場,劇組員工已經陸陸續續到齊。特別是化妝師和喪屍群演,更是已經打好了底子,只能導演過來指導、修正妝容。
徐可已經坐在那裡畫故事版了,這傢伙的手繪分鏡頭堪稱一絕,寥寥幾筆就能出來大片的感覺。趙文蹲在徐可的身邊,不時地提出問題和建議,這個年輕人還是很愛學習的,徐可對他非常看好。
表弟吳瑞青前兩年離婚了,為了搶奪兒子的撫養權,他一次性付給前妻200萬,以後每個月還要給6000塊的生活費。
曾經的文弱少年已經年過三十,變得成熟老練。康劍飛到劇組的時候,吳瑞青正在批評場務主管:“你搞什麼搞,都快開機了你給我說乾冰不夠?不夠就趕快去弄啊!”
場務主管苦著臉說:“影視城的後勤排程出了錯,把我們的乾冰給了其他劇組。倉庫裡的備用貨根本不夠,因為我們的用量實在太大了。”
《生化危機》其中有一段劇情,滿地都充斥著白色霧氣,這些都需要乾冰來製造效果。而且一拍就是十多個小時,乾冰消耗量非常大。
吳瑞青鬱悶道:“那就趕快去幹冰製造廠提貨。”
場務主管說:“那邊已經發貨了,不過恐怕還要兩個小時才能運到。你知道的,現在是上班高峰期,路上堵得很。”
“我們這裡的乾冰還能用多久?”吳瑞青問。
場務主管說:“不到一個小時就會用完。”
吳瑞青立馬跑過去跟康劍飛說明情況,康劍飛笑道:“沒事,也等不了多久,忙你的去吧。”
劇組是個大團隊,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各種意外。
乾冰的問題還沒解決,一個戲份較重的喪屍演員就肚子痛進醫院了。康劍飛只能隨便抓個場務湊活,讓對方趕快去化妝,一邊化妝一邊讓動作指導給他講戲。
既然是要拍港片,那自然不能丟掉了港產片的優良傳統。康劍飛版的《生化危機》,許多地方都加入了武打戲,特別是女主角艾莉絲,身手比原版更加凌厲強悍,這也是讓李佳欣做急訓的原因。
當然,武術指導設計出的動作,更偏向於寫實的現代格鬥。這一塊康劍飛不敢讓徐可插手,生怕徐老怪會把《生化危機》拍成飛天遁地的都市武俠片。
徐可的任務更多是畫面和氣氛營造,他對此極富想象力,當年愣是把2d的《倩女幽魂》,一些場景拍出了3d效果的鏡頭感。
一切準備就緒已經差不多上午9點了,李佳欣、湯姆克魯斯、艾西瓦婭等人在鏡頭前站好位,場記打板喊道:
“《生化危機》8場3鏡1次,艾克什!”
一個爛了半邊臉的喪屍,瘸著腿朝主演們走去。眾人嚇得紛紛後退,然後有人連開幾槍,喪屍還是衝到了面前,吊鋼絲的李佳欣飛起一腳把喪屍蹬開。
“咔,落地太難看,重來!”(未完待續。。)
955【一年一度的選美】
想拍好一部電影,好的導演、好的演員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金錢和時間。而這兩樣,恰恰是現在的港片所欠缺的。
就拿去年的《香港淪陷》來說,講的是一段日苯侵略香港時發生的故事。編劇想刻畫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家國情仇與親情、愛情的交錯輝映,這種題材如果拍好了會非常優秀,說不定還能在國際上拿獎。
這部片子是王經的工作室出品,王胖子親自擔任編劇和監製。為此還請來了邱月清(另一個時空是邱淑珍)和葉玉卿兩大豔星出鏡,羅家英、徐錦江等一眾實力演員加盟。
影片上映時,打出的宣傳口號是“中國的辛德勒名單”,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然而,拍攝成本不足、製作時間有限,導演錢文琦的水平也比較糙,最後把一個大好的題材給生生糟蹋了,變成不倫不類的3。級片。最可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