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表弟代筆的,《翻雲覆雨》是黃易代筆的,那個時候他還沒現在這麼忙,有大把的時間創作小說,請人代筆只能說他小說寫的太爛。有些人老老實實地做導演就行了,非要跑來裝文人寫小說,真當阿貓阿狗都能出書啊?”
倪框在談話節目上嗆聲康劍飛,這新聞迅速出現在各大報紙的娛樂版上。
康劍飛沒有對此表態,但他的許多年輕粉絲卻對倪框破口大罵,倪框的書迷又馬上罵回去,以至於有時候大街上都能看到兩人的粉絲爭吵得面紅耳赤。
其實,很多人既是倪框書迷又是康劍飛的影迷,在這場爭論中他們都持兩不相幫的態度。
九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但對等著看康劍飛新書的那些鐵桿粉絲來說,卻是度日如年,每天看著《東方日報》的新書連載倒計時,都覺得時間過得無比漫長。
說實話,康劍飛純粹的書迷已經所剩不多,等著他發新書的粉絲,大部分都是康劍飛的影迷。愛屋及烏加好奇之下,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康劍飛新書的內容,有的人為此還專門跑去預訂了半年的《東方日報》。
1989年3月1號,《盜墓筆記》正式在《東方日報》首發連載。
《明報》報業集團大廈。
秘書在給金鏞衝了杯咖啡,又抱來一大摞報紙,然後就關門出了辦公室。
金鏞先是把幾份大報的時政版一一看過去,重要的新聞秘書都已經給他做了記號。
花一個多小時把時政新聞都看了一遍,金鏞心情還算不錯,今天只有一份報紙寫文章罵他,看來那件事鬧出的風波快要平息了。
除了封筆的小說家和報社老闆的身份之外,金鏞現在還是個政客,去年他與另外一位查姓委員起草的“雙查法案”被中央透過,這個法案在香港迴歸後一直沿用。但因為該法案太過保守,被民主黨派認為阻礙了香港的民主程序,認為金鏞是大陸政府的走狗。
金鏞從京城回港後,不僅有人隔三差五的在報紙上罵他,還組織示威遊行反對金鏞提出的法案,金庸甚至還因此收到過恐嚇信。
看了一堆時政新聞後,金鏞隨便翻開一份報紙的娛樂版解解悶,結果一下子翻到了《盜墓筆記》的版面。
“咦……”隨便讀了幾段小說之後,金鏞發現這小說似乎跟其他的武俠、科幻小說不一樣,認真地埋頭看了起來。(未完待續。。)
689【玉女的煩惱】
倪框挺著個大肚子,走進金鏞的辦公室把稿子一扔,說道:“下個星期的稿子全在這裡了。”
倪框的小說稿一向由金鏞親自閱覽,不過除了錯別字外,倪框是不許任何人修改他一個字的,金鏞閱起稿來工程量並不大。
收起稿子,金鏞笑問道:“你一向都是很準時的,這次怎麼提前交稿?”
倪框鬱悶地說:“還不是被記者給煩的,搞得我門都不想出,天天都呆在家裡寫稿子。”
“因為康劍飛的小說?”金鏞問道。
“阿振那個撲街仔回來了,好好的送他出去留學避風頭,結果才呆半年不到就跑回香港,”倪框沒好氣地說,“前兩天被記者碰到,那兔崽子一口咬定康劍飛的小說是找人代筆的,還說要找到證據拿康劍飛那1000萬懸賞,現在我家都被記者給包圍了。”
金鏞點評道:“《盜墓筆記》寫得是不錯,比當初的《尋秦記》文筆、情節都好多了,感覺就像是兩個人寫的一樣。”
倪框看了看金鏞,探頭問道:“你說會不會是真請人代筆的?”
金鏞想了想說:“以小說的行文來看,就算有人代筆,也是很熟悉內地的人代寫的,多半人不在香港。當然,我覺得康劍飛自己寫的可能性更大,他現在的身份沒必要去冒搶一個作者的名譽。”
倪框嘀咕道:“那可不一定,這世上什麼樣的人都有。億萬富翁還惦記乞丐碗裡的錢呢。”
金鏞見倪框一臉的不服,笑道:“你跟康劍飛之間多大點事?坐下來一起吃頓飯就結了。我當初還退了康劍飛的稿,現在還不是挺好的。見了面大家也是和和氣氣。”
倪框沒再搭話,他跟康劍飛的矛盾,最初都是無謂之爭。
當時康劍飛突然冒出來,靠《尋秦記》拿到天價稿費,這讓辛苦寫了20年小說的倪框心裡不是滋味,這才說怪話諷刺康劍飛。
如果康劍飛不是無名小卒,當時就已經是成名作家的話。倪框是絕對不會說這種話的,反而會傾力結交,就如他結交金鏞、古龍時那樣。
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