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人礙於張大千在政學兩界的深厚關係,更礙於其和于右任乃是密友,在未獲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沒有采取行動。
知道1946年國民政府出於其他目的,開始調查張大千,搜查他的住宅,甚至開出天價罰單!
1947年張大千為了躲避輿論千夫所指,只能到香港定居,後來到巴西、美國等地,一直到去世也沒有再回國內。
“這種事情眾說紛紜,當年政府對張大千最後審判也是清白,也就不了了之。大千對敦煌的貢獻還是功大於弊,沒有他的幾次展覽,敦煌遺珍最少晚二十年被世人重視,才會保護起來,這點毋庸置疑!”
作為吳天緣能理解張大千的做法,做大事一定會有取捨,為了完成大目標,過程中必然要放棄很多小目標。對於他來說,回流國寶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才是終極目標!其他都是實現計劃的手段和渠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未完待續。)
第265章 兔死狗烹
“什麼?你知道基德船長的寶藏?”
吳天緣吃驚著,原本想問問項鍊還有約翰寶藏其他線索沒?結果它竟然說還知道基德海盜的寶藏?
“大名鼎鼎的海盜王基德在臨死前,他交給妻子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四組數字,44…10…66…18。最終基德未能說服英國政府相信他的清白,於1701年在倫敦被處以絞刑。”
“1701年5月23日,基德在倫敦碼頭被執行絞刑。第一次上絞架,繩子斷了。但執行者們不在乎,在第二次終於絞死了他。基德的屍身被塗上柏油,繞上鐵鏈,裝在一隻籠子裡,懸掛於泰晤士河河畔有兩年之久,以震懾其他的海盜,但他至死不承認自己是海盜。”
“1932年到1933年,有個叫帕爾默的英國人在基德用過的三個箱子裡發現了三張藏寶圖,上面畫著同樣的一個小島和相應的經緯度。但帕爾默突然神秘死亡。藏寶圖落在女管家手中。”
“1937年,一個名叫魏金斯的人聲稱見到了第四張藏寶圖。1951年探險家布勞恩雷得到藏寶圖,組織尋寶,但遇上了颶風被迫空手而歸。就這樣,基德的寶藏故事,連同傳說中七人要因此而死的詛咒一直流傳至今,而寶藏依然未見蹤影。”
吳天緣當然知道這個著名的海盜王,現在很火的《海賊王》中超新星11人之一的尤斯塔斯基德就是以他為原型的。
項鍊感嘆道:“其實基德很冤枉,他是格林諾克郡一位牧師的兒子,在英法戰爭期間,他成功地維持了美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航道。在大同盟戰爭期間,基德奉命捕獲了一艘敵方私掠船,之後他也獲得當地總督的許可證,在加勒比海地區進行武裝私掠活動。”
“但是不幸的是,基德在印度洋中很長時間內都沒有找到海盜。一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長聲稱,困窘之下的基德襲擊了一艘由東印度公司保護的莫臥兒帝國使者船。很快基德被宣佈為海盜。”
“基德回到加勒比海之後,得知自己已經被列入海盜名單,於是他棄船前往紐約,希望能為自己辯解,據傳在到達紐約之前,他將其財寶埋藏在長島西端的一個小島上。”
吳天緣一陣噁心,又是兔死狗烹的例子!用人家的時候讓去賣命,一旦有了好處,隨便找個藉口就獨吞財寶。這種事是所謂皇室最喜歡的活動,奪寶還能大義凜然的殺人滅口,一舉兩得。
“去加迪納斯島!”
兩天後吳天緣一行人出現在小島上,其實這個小島被一些尋寶者搜尋過,但一無所獲。當然他們跟吳天緣沒的比,有了項鍊的指示,很快找到密封山洞的十幾個寶箱。
“還是些珠寶金幣,不過有很多古羅馬的金幣,很有價值。”
吳天緣聽了一遍,突然在一個箱子夾縫中發現幾封發黃的書信,嘿嘿一笑道:“這些不值錢,這個才是寶貝!”
王軍好奇的看了一遍,吃驚道:“這竟然是當年威廉三世國王親自給基德寫的保證書?”
“不錯,基德也不是傻子,他之所以回到英國就是因為這些所謂的保證書!”
吳天緣不屑道:“當年他幫著皇室搶了不少財寶,數量多到國王都開始眼紅!終於他們不再相信基德,要找個機會消滅他,獨吞寶藏。”
“當年推薦基德的貝洛蒙特伯爵得知基德返回的訊息時,他擔心自己受到基德的牽連,於是在1699年7月6日將其誘騙到波士頓加以逮捕,立即下獄。在獄中基德受到了殘酷的折磨,據稱精神失常。”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