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走進後宅。
不大的功夫,唐豆拿著一個物件從後宅走了回來,遠遠望著楊燈喊道:“燈,你過來看看這個香爐。”
正跟柳淑儀和猛子說話的楊燈扭頭望過來,忍不住神色就是一動,大步向唐豆迎了過去。
唐豆手中的宣德爐顏色暗紫,造型古樸,爐中滿是香灰,遠遠就能聞到一股檀香的味道。
“你這個爐是從哪兒來的?”楊燈沒接手,反而先問起了出處。
唐豆咧嘴一笑:“我老爸原先供財神爺的,我本來準備用咱們帶回來的那個爐把這個替代下來,沒想到一上手感覺這個爐有些來歷,我還沒細看,你先掌掌眼。”
唐豆當然是滿嘴扯淡,剛才在後宅把二蛋爸那個宣德爐隨手扔在一旁,突然一時興起嗖的穿越到了宣德三年年末的大明皇宮,沒想到正穿越到御書房之內,剛一出現就引起了御前侍衛宮女太監的騷亂,唐豆大驚失色,在一片保護皇上聲中隨手抱起身邊還在燃香的宣德爐開啟了傳送戒指,就這樣在御前侍衛的眼前嗖的一聲又穿越了回來,回來之後把自己嚇出了一身冷汗。
唐豆哪知道,他的瞬間往復把整個大明皇宮都搞了個雞飛狗跳,宣德皇帝還以為是武藝高強的世外高人前來謀刺,拍案之下,錦衣衛幾乎將整個京城翻了個底朝天,不知道因此製造了多少冤獄。
“盤龍雙耳!”
看清唐豆手中宣德爐的造型,楊燈驚撥出口。
以盤龍做造型,哪怕是後仿的,也必定是出自於皇宮大內。
“到會客室。”楊燈簡短的說道,率先向會客室走去。
唐豆咧嘴一笑,緊隨其後。
猛子撓了撓頭也跟了進去。
老東家倒是供奉著財神爺,不過老東家供奉財神爺的那個香爐可是自己跑去買來的,只是個普通的陶瓷香爐,老東家啥時候換成宣德爐了?又是自己不在的時候老東家收上來的?
楊燈從茶几上捧起那個宣德爐,入手眉頭就是一皺。
好重,這個宣德爐恐怕得有七八斤重。
楊燈捧著宣德爐湊到鼻子旁輕輕聞了一下,一股濃郁的檀香味,顯然如唐豆所說,這個香爐確實是經常使用的。
“拿張報紙來。”楊燈頭也不抬的開口說道,也不知道是在吩咐誰。
唐豆和猛子同時起身,猛子咧嘴一笑,拿來幾張金陵晚報鋪在茶几上。
楊燈小心翼翼的將宣德爐翻過來,將其中的香灰倒在報紙上,堆起了好大一堆。
唐豆麻利的將香灰移到一旁,又重新鋪上兩張報紙。
宣德爐翻過來,底款清晰的展現在人們眼前:大明宣德年制
不用細看,三個人也都看清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識中那個德字正是省一德的制式,雖然這並不代表這個宣德爐就是真品,但是最少也說明這並非二蛋爸那個粗製濫造的貨色了。
“棉布。”
“稱。”
“……”
猛子成跑腿的了,一會兒棉布,一會兒端盆水,一會兒拿尺子,一會兒又跑出來拿電子稱。
“燈姐,你還要什麼物件麻煩你一次說全了成不?”猛子苦著臉抱怨,多少有些討好賣乖。
楊燈沒有理會他,神情專注的將擦拭乾淨的宣德爐放到裝滿水的塑膠盆裡,盆裡的水溢到了下面更大的一個盆裡,楊燈隨後將溢位的水倒入了一個量杯,隨手在報紙上記錄下資料。
宣德爐又被撈出來擦拭乾淨放在了電子秤上,看了一眼資料,手中的筆和計算器都在飛快的計算著,看得唐豆和猛子二人眼花繚亂。
“呼~”,終於,楊燈撥出了一口大氣直起了身子,望著唐豆說道:“我敢肯定,你老爸才是一個真正的藏家。”
“怎麼說?”唐豆有些心虛的問道。
楊燈望著唐豆說道:“這個宣德爐無論是從器形,還是從底款上來看,都像極了真正宣德三年制造的那批宣德爐,而且這個盤龍雙耳造型更是說明此爐只限於皇族使用。當年宣德皇帝在製造宣德爐的時候,特意從暹羅國,哦,也就是現在的泰國,宣德皇帝從暹羅國採購了三萬斤紅銅,責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參考名窯瓷器樣式鑄造香爐,紅銅需經過十二次精煉,並在其中加入金銀等貴金屬,精煉過後,僅得材料一萬餘斤,一共鑄造了三千個宣德爐,直徑從八厘米到二十厘米不等。像現在咱們手中這個宣德爐雙耳直徑竟然達到了二十六厘米,這在宣德爐樣式中堪稱是巨型了,像這種巨型的宣德爐,恐怕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