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穩和淡定。
見到三位老爺子蠢蠢欲動的樣子,秦傑非常不爽的望著秦彥培說道:“爸,那幾張拓片又不會自己長了腿飛了,你們就不能吃完飯再去研究麼?”
被女兒數落,秦彥培不好意思的呵呵笑了起來。
唐豆暗笑,等回頭四足方鼎出土的時候不知道三位老爺子該會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情,會不會喜極而泣?
唐豆壓住笑,急忙開口向三位老爺子請教有關鼎的知識,其實也是為了分散開三位老爺子的注意力,能纏著他們讓他們安心的把飯吃完。
關於這個話題,三位老爺子來了興趣,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補充著,為唐豆和楊燈兩個人普及起了有關於有關於鼎的知識。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主要是用以燉煮和盛放肉食。
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
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天下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提醒人們防止被其傷害。
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之後,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
夏滅商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
商滅周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
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之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
聽著三老津津有味的提及九鼎的傳說,唐豆童鞋忍不住又開始怦然心動。
九鼎,無疑是一件跟傳國玉璽一樣傳說中的國之重器,代表的是先秦以前中華民族的傳承,這樣的重寶竟然也被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是不是應該把九鼎搞到手?
唐豆童鞋眼睛又開始發光了。
三老見唐豆對九鼎流露出濃厚的興趣,也是忍不住一陣唏噓感嘆,楊一眼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其實在禹鑄九鼎之前,黃帝戰勝炎帝的後代蚩尤後也曾經鑄造過三鼎。黃帝鑄三鼎象徵天地人,禹鑄九鼎象徵九州。這幾座傳說中的鼎都是代表著中華民族傳承和精神的無價之寶,只是年代太過久遠,迄今也只能是留存於傳說之中,真正的三鼎和九鼎恐怕早就已經被毀掉了。”
“被毀掉了?”唐豆眉梢一挑:“如此重寶為何會被毀掉?”
楊一眼嘆了一口氣:“據傳說,此事還是源於秦皇嬴政。嬴政統一六國之後,曾收各國之鼎並秦鼎熔於一爐,原本是計劃用各國之鼎鑄造一尊代表了大一統的至尊之鼎,可是後來不知為何卻突然放棄。所以嬴政以傳國玉璽代之,自秦之後,鼎所代表的國家和權力象徵的意義已經被淡化了。”
這時,楊燈望著楊一眼開口問道:“爸,人們向來以問鼎來形容爭奪天下之志,可是有關問鼎的出處卻是眾說紛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楊一眼微微一笑說道:“問鼎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攻滅庸國,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王孫滿周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答,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後來人們就把圖謀篡奪王位叫做問鼎。”
唐豆摸了摸頭,自己沒有問鼎之志,不過自己卻有盜鼎之心。
看來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去跟秦始皇去接觸一下了。
傳說中的和氏璧指向秦始皇、傳說中的傳國玉璽源自於秦始皇、現在就連傳說中的九鼎也跟秦始皇扯上了關係,自己想要繞過他也是不可能了。(未完待續。)
ps: 感謝書友160、書友151、醉漢的潛質等朋友的打賞支援,鞠躬。
第238章 美好的錢景
次日一大早,唐豆拿著那幾張拓片跑到前面公司裡影印了幾份,回到後宅煞有介事的將影印件給三位老爺子每人發了一份。
本來唐豆是好心,卻捱了楊一眼一柺棍,周老笑著罵他活該。
給盲人送影印件,可不就是自己找抽麼。
周老催著唐豆趕緊將原件送到揚州那位裝裱師傅那裝裱起來,以免一個不慎損壞掉。
唐豆裝作很小心的樣子將幾張拓片收進木匣子裡,抱著木匣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唐豆正頭疼要耽擱一天的時間,正好透過玻璃窗看到**正帶著他手下那些保安們在打掃院子裡的衛生準備晨訓,唐豆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