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也正是因為她的存在,麒麟才毫不猶豫地背叛了通天聖王,最後在誅仙陣上暗算於我,使我的記憶沉睡了幾千年。”
當時對立的闡、截兩教可謂實力相當,除兩大教主力量不分軒輊之外,門人也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閭教勝在弟子廣來,自元始尊者以下,有元始的師弟燃燈、靈寶兩大法師,還有其嫡傳十二弟子,俗稱“十二真仙”,另有三十六天罡仙人和七十二地煞散人,靈器法寶數不勝數。截教雖然人數不如闡教聚多,但貴在精英輩出,除通天聖王座下最強的四大聖使外,還有七人聖姑、十絕真人和二十八宿,個個都是實力非凡,能獨當一面。
麒麟卻不在這些人之內,原本以他的實力,還隱在四大聖使之上。然而因為他的身份特別,所以受到通天聖王的猜忌而不得重用。通天聖王之所以能成為截教之主,並不是僥倖得來,而是靠自己努力和拼搏。
通天原本祗是一個尋常的門人,在屢獲奇遇後,實力一再飛躍,完成了許多艱難的任務,一舉成為教中的精英弟子,在得到前任教主火焰聖王的提拔後,地位逐漸攀升。與此同時,他千方百計培植和壯大自己的勢力,終於在時機成熟的時候發動了一場奪權的戰爭,並親手將前任教主火焰聖王擊敗,才登上了教主的寶座。
而這火焰聖王正是麒麟的父親。
第二百四十二章 封神恩怨(上)
麒麟原本就是一個不重名利的人,向來對繼承教主之位沒有興趣,而他對父親的一些作為也很是不滿,所以在火焰聖王隱退後,並沒有排斥這位擊敗父親,搶走自己教主位置的通天聖王,而是對通天表示了效忠。
但通天有自己奪權的前車之鑑,所以哪裡敢對他放鬆警惕,雖然表面上相安無事,暗地卻是一直小心提防。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通天自然也不會對麒麟予以重任,明給了他一個“巡查尊使”的空頭銜。這“巡查尊使”名義上是監督各部的行動,有情況便報告給聖王,但卻是沒有任何實權,反而容易受到他人的排擠,成為眾人的公敵。每當矛盾產生時,在通天聖王有意無意的導引下,就轉移到了麒麟身上,使麒麟一直備受冷遇。明有麒麟的助手,十絕真人之一的紅葉真人(妮)例外,她原本是被通天聖王派去協助(監視)麒麟工作的,卻在機緣巧合之下,對麒麟芳心暗許,怎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同麒麟的遭遇相比,深得聖王器重的玄武可謂天壤之別,通天才一上臺,就立刻把原本明是二十八宿之一的玄武越級提攜成為僅次子教主的聖使。不僅許多事情都要特意問過玄武的看法,而且在一些重要的決策上,通天對玄武大多言聽計從。
事實上,兩人的交情在通天還是普通教眾時就已經非同一般,可謂“相交於布衣之時”,通天還曾在後來的關鍵戰鬥中救過玄武一命。又指引玄武領悟了“弱水心法”和“玄龜體街”,因此玄武對他也是鹹佩交加。
玄武除實力不凡外,本身還精通陣法醫道,又兼頭腦冷靜、足智多謀,加上和通天聖王的關係密切,因此也成為是四聖使之中通天最信任地心腹,不僅將杏黃旗賜下,連陰陽訣的心法都傳給了他。
然而,這種“偏心”卻導致了其他人對玄武的排斥,而玄武當年的性格本來就冷漠孤傲。又加之心計深沉,凡事不動聲色。使人畏懼,除一些有心巴結的人外。其餘的人都默契對他敬而遠之,就連其他的三大聖使也和他保持距離,這樣的結果,自然使得玄武的性格更加孤僻古怪。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使得際遇不同卻同樣飽受排擠的兩人成為了要好地朋友,通天聖王雖然不悅,但也相信玄武的忠心。並想以此來牽制和監視一直不放心地麒麟,所以也就聽之任之。
玄武向朱雀告白失敗後,心、灰意冷,整天悶悶不樂。唯一知道他心事的麒麟心中不忿,去找朱雀理論,朱雀自然是冷言以對。兩人差點當場翻臉。麒麟一怒之下,竟然前往商朝地都城朝歌刺殺妲己。哪知卻是遭遇了他一生最大的轉折點,在幾番周折後。刺殺不成,反而折服在這位普通的人類女子的超凡魅力之下,難以自制地愛上了妲己。
這些對於當時激烈的“仙人”大戰而言,祗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而已,然而正是這個小插曲,改變了整篇瑰麗而眩目的封神樂章地結局。
且說商周二王已經察覺到達些“仙人”的野心後,也不甘就此任由其擺佈,由於自身力量與兩教相差太遠,所以在量利害的情況下,只方終於暗地達成合作協議:暫時放下一切私心,聯手除掉這些人類共同的敵人,這傳說中的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