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者的欺辱壓迫……”
“而同時作為一個被英國殖民者踹開大門的中國人,我對愛爾蘭人民歷史上的遭遇感同身受……”
只要上過初中的賽里斯人都知道賽里斯近代史的開端是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
而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是正好兩百年前即1640年爆發的英國內戰,也叫做清教徒革命(puritan revolution)。
袁燕倏的姘頭路易斯…克倫威爾…布魯克斯的女士的祖先奧利弗…克倫威爾統帥著他的“新模範軍”戰勝了保王黨。
公元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統治被推翻,英國進入共和時代。克倫威爾成為了“護國公”。
好吧,以上這些也是初中歷史課內容。在教科書上,接下來應該就直接跳到了1688年的光榮革命了。
教科書上沒有教的事情,和歷史上那些成功的軍事統帥一樣,克倫威爾不但打贏了內戰,還立即開始對外用兵。
就是在他加冕為“護國公”這一年,英國版的拿破崙帶兵征服了愛爾蘭。
在英軍的鐵蹄下,短短三年裡,約150萬人口的愛爾蘭島就由於屠殺、饑荒、疾病、移民而減少了41萬,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口。
克倫威爾為什麼這麼下得去手,很大的原因他是一位相當虔誠的清教徒,因此殺起天主教徒一點都不手軟啊。
英國人不但殺人還搶劫,1648年時,愛爾蘭天主教徒還擁有全愛爾蘭土地的59%,到了1751年,他們手中只剩下全愛爾蘭土地的5%。
當然啦,克倫威爾本人也沒少從其中大發橫財。不然他這種出身於破落騎士家庭的人怎麼能讓克倫威爾家族成為歐洲豪門呢?
愛爾蘭人也受到了歧視性待遇,他們還沒有選舉權,不能僱傭兩名以上的學徒,不能出國留學,不能在大學申請學位和獎學金,不能擔任公職、陪審員、律師和教師,不能出席議會,不準購買土地,甚至連個人財產價值都受到限制(譬如不能擁有價值超過5英鎊的馬匹)。
實事求是地說,這待遇真還比不上蒙元和滿清時代的漢人,
愛爾蘭被禁止向海外輸出商品,工業基礎(比如曾經發達的毛紡工業)被摧毀,完全淪為農業國。更糟的是,這種農業國地位甚至都是附屬的。
為了攫取利益,英國人甚至迫使愛爾蘭人改變了飲食習慣。當時愛爾蘭出產的絕大部分的大麥、小麥、燕麥等糧食都必須提供給英國,而愛爾蘭農民只能依靠高產而又廉價的馬鈴薯果腹。
某本走紅的歷史網文裡面寫了一個橋段,唐朝的古人吃到土豆燒牛肉的時候驚豔無比。這不是廢話嗎,因為裡面有牛肉、牛肉、牛肉啊。
清水煮土豆,最多弄點鹽巴當調味料,這玩意能比麵包好吃嗎?
1801年英愛合併後,英國政府強迫愛爾蘭將因愛爾蘭人舉行起義而產生的一切費用,以及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期間“理應”由愛爾蘭提供的軍費,都作為單方面債務承擔下來,愛爾蘭的債務竟然從225萬英鎊飆升至1億1千3百萬英鎊。
而到了1843年,那就是《饑荒孤女》的歷史背景愛爾蘭大饑荒爆發的日子了。
也就是說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英國統治下的愛爾蘭人還趕不上我大清的漢族臣民。
所以,愛爾蘭政壇上像是埃蒙…德…瓦勒拉這樣的激進派存在是完全可以理解,就算他給希特勒弔唁也並不妨礙愛爾蘭人民選他繼續當總理和總統。
“所以,先生們。你們希望立即獨立的急迫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是……”
但是,最重要的話都是在“但是”之後的啊。
我們的袁大師停頓了一下,抽了一口雪茄才悠悠地道:“先生們,我覺得你們沒有搞清楚你們獨立運動的最大依仗是什麼啊。”
室內眾人面面相覷了一會,最後還是愛爾蘭臨時大總統開口問道:“袁博士,你的意思是……”
“總統先生,我的意思你還不明白嗎?你們最大的依仗就是……”
袁燕倏吐出了答案:“美利堅合眾國!”
“讓我把話說的明白一點。雖然上一次歐戰之後美國人民又重歸孤立主義,但是其中的一些有識之士可不是這麼想的。他們也不希望看到日不落繼續強盛下去。能用愛爾蘭削弱英格蘭,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不瞞你們說,我的這次行動也得到了一些有識之士的幫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