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1 / 4)

《悉尼先驅晨報》評論稱:“這不是幾百名,而是數千名女孩到來。她們也不單單是孤兒,而是淹沒我們的愛爾蘭貧民浪潮。”

帶有更強烈仇視和歧視意味的評論來自《墨爾本阿格斯報》:“我們的資金並沒有花在體面、合格、有教養的女孩身上,……我們的錢理當花在帶著紅潤面頰的英格蘭女孩身上,或花在美好的蘇格蘭女孩身上,而不是浪費在這些粗糙的、無用的生物身上。她們有著矮胖的、生長不良的身材,腰粗、腳踝笨拙,對維多利亞州未來殖民者的體質有著很壞的影響。”

這些言辭自然又引來了觀眾們的一片噓聲。

三姐妹終於要開始新生活了。然而在被人選中當妻子之前,她們也不能閒著,被強制性地出去工作。這個時間平均是兩年半。

還是當然啦,法雷爾三姐妹也不可能平平安安順順遂遂地嫁人生子,從此過上幸福生活的。

細心的大姐聽到了英國人在背後的議論,代替二妹去了一家酒館當女招待。果然她當天就被喪盡天良的壞老闆給強暴了,最後淪為老闆控制下的姬女。

還有兩位姐妹去給人當女傭。

二姐很快嫁給了一個警察,但是這個警察卻是具有酗酒和暴力傾向的男人,她因丈夫毆打而流產,最後因流產引發的傷寒和腸炎而痛苦地死去。

而警察丈夫連葬禮都不給她辦理,還是大姐和三妹拿出了所有的積蓄才讓二姐落了葬。

三妹卻因此被懷疑偷了家中的財物,健壯的女僱主和她的兒子們活活地打死了她,也根本沒有人來追究這樣的罪行。

大姐去警察局報警,卻被二妹的丈夫羞辱了一頓,甚至還想要佔她便宜。於是她乘其不備殺死了這個害死自己妹妹的仇人。

在被人發現之前,她離開了警察局跑到三妹的僱主家裡放了一把火,燒死了他們一家人。

嗯,這樣情節俗套是俗套了一點,合理性也不是很足更別說真實性了,不過看著讓人解氣不是。

這部電影畢竟是商業片,總得考慮一下觀眾感受啊。

最後大姐迎著夕陽走進了海里。

此時,摩曼小姐的歌聲再次隨著樂聲響起:

“我不願意看到你繼續痛苦,孤獨地留在枝頭上。”

“願你能跟隨你的同伴安然長亡。”

“我把你芬芳的花瓣輕輕地撒在花壇。”

“讓你和你親愛的同伴在那黃土中埋葬……”

她和太陽一起沉入了太平洋中。

熒幕變黑。

the end。

現場觀眾一個個地站了起來,一起開始唱起了第三段:

“當那愛人的指環失去了寶石的光芒。”

“當那珍貴的友情枯萎我也願你和你同眠。”

“當那忠實的心兒憔悴,當那親愛的人死亡。”

“誰還願意孤獨地生存在這淒涼的世界上。”

在“the end”之後,銀幕上又打出了一行字:此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是的,這句話一般性都放在片頭,但是我們的袁大師為了加深觀眾們的印象,特意放在了片尾。

最後,銀幕上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數字4114。

這便是運到澳大利亞的“饑荒孤女”的總數。

“嗚、嗚、嗚……”

他們把《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人都泣不成聲,哭成了一片……

“兩位殿下,好機會。我們現在就走吧!”

我們的袁大師見此情形自然是非常感動,馬上向兩位皇太子提出了這個建議。

威爾士親王和迪宮親王對此肯定沒有異議,於是他們乘著沒人注意就偷偷地溜出了球場。

…………………………………………

不好意思,慕容不喜歡看悲劇也不喜歡寫悲劇,這部電影寫到最後有點不得勁。

所以,接下來還是寫因吹斯聽的情節吧。

第三百四十六章 你是K

本章副標題:這下從犯罪片變成間諜片了!

……………………………………………

其實按照原本的計劃,老肯尼迪應該還能風光一把。在記者們和愛爾蘭人的強勢圍觀之下,把兩位皇太子殿下交到英國人的手上。

不過袁燕倏發現自己的劇本寫得實在太棒了,一下子就挑起的現場愛爾蘭人的情緒。

愛爾蘭人情緒挑了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