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2 / 4)

小說:逆襲水滸傳 作者:圈圈

又不傷他,只是取一回笑耍。”

公吏人等商量了一會,只得著兩個牢子裝做廝打的來告狀,縣門外百姓都放來看。兩個跪在廳前,這個告道:“相公可憐見,他打了小人。”

那個告:“他罵了小人,我才打他。”李逵道:“那個是吃打的?”原告道:“小人是吃打的。”又問道:“那個是打了他的?”被告道:“他先罵了,小人是打他來。”李逵道:“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號在衙門前示眾。”

李逵起身,把綠袍抓紮起,槐簡揣在腰裡,掣出大斧,直看著枷了那個原告人,號令在縣門前,方才大踏步去了,也不脫那衣靴。縣門前看的百姓,那裡忍得住笑。

正在壽張縣前走過東,走過西,忽聽得一處學堂讀書之聲,李逵揭起簾子,走將入去,嚇得那先生跳窗走了,眾學生們哭的哭,叫的叫,跑的跑,躲的躲,李逵大笑。

出門來,正撞著一人,定眼看時,卻是燕青。燕青撇了挑擔,上前揪住李逵喝道:“你這廝,闖入城來,既然得了縣衙,卻不尋我白蓮教眾一起發作,把定城門,佔了城池,只顧在這裡胡鬧!”

李逵笑道:“小乙哥莫動怒,這城子裡當官的都跑了,卻無人管,戲耍一遭何妨?”

燕青不與他多爭辯,揪著李逵回到縣衙來,便在挑擔內取出白蓮教信物,衙內白蓮教細作看了,自出來相見。燕青命眾教徒便在衙門放出七色風箏,聚齊教眾。

少時,聚得三五千人來,老少婦孺精壯皆有。當下燕青教下號令,讓老弱婦孺把定衙門,精壯人等編幾隊,分頭各自守住府庫倉稟,四處城門,教李逵帶一隊人看守衙門,自去巡防城門去了。

到得第二天午時,魯智深、武松、項充、李兗、焦挺、鮑旭引五千軍馬到來時,只見壽張縣城頭卻已經換了梁山旗號,城頭皆是精壯巡守。

魯智深等人皆是吃了一驚,待得燕青、李逵兩個引人來接住後,將事情說了後,魯智深大笑道:“好個黑疙瘩,一個人便拿下了壽張縣,真是有福之人。”眾人皆是一起大笑,大軍入城,佔住壽張縣不提。(未完待續。)

第廿三章八將分兵守壽張 五雄刺探入鄆城

卻說魯智深、武松、李逵、燕青引項充、李兗、焦挺、鮑旭四將並五千軍馬佔住壽張縣後,便飛鴿傳書急報三娘軍前。半日後得三娘回書,吩咐他們只顧修葺城垣,囤積糧草,等待廝殺,江水上自有水軍掩護。

魯智深等得命後,一邊囤積糧草,一邊發放官倉糧食與百姓,發動城內百姓一同整修壽張城牆。一連數日之內,三娘那裡陸續傳來軍報,汶上、東平等地俱都攻克,第七日軍報來說,便連鄆城縣也不戰而下。

魯智深等人都是大喜過望,三娘在信中再三囑咐,壽張縣孤懸北岸,童貫兵至,定然要先打壽張縣,教魯智深等死守城池,不可出戰。魯智深等按三娘囑咐,細細準備,只等迎擊官軍不提。

卻說三娘當日分拔三路軍馬分取汶上、東平、壽張三處之後,點起大軍進抵鄆城縣城下安營紮寨,只等攻打。

便在中軍帳內商議攻打縣城時,數內轉出美髯公朱仝與插翅虎雷橫前來稟道:“主公容稟,這鄆城縣令時文彬乃我兩個舊交,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懷惻隱之心,常有仁慈之念。爭田奪地,辯曲直而後施行;鬥毆相爭,分輕重方才決斷。閒暇撫琴會客,也應分理民情。雖然縣治宰臣官,無愧一方民父母。此等人只宜招降,若是他號召城內百姓抵禦我軍,害得多傷百姓性命,便有礙梁山仁義之命。我兩個願入城內去,勸說時知縣開城歸降。”

三娘卻搖頭道:“鄆城縣內,胥吏之中,也多有我梁山侵潤之人。此前早晚都有飛鴿互傳訊息,但最近三日以來,都未曾得城內訊息。如今城內訊息不明,你兩個前去,只恐不妥。”

雷橫道:“城內故交舊友頗多,便是有什麼變故,也自可脫身。”朱仝也道:“既然城內訊息不透,我兩個去了,正好可打探訊息來報。”

黃文炳沉吟道:“主公容稟,兩位頭領皆是鄆城縣人,此去打探訊息正好。”

三娘見說了,思慮半晌後方道:“既然如此,兩位可去,我這裡差時遷、白勝兩位兄弟隨你們一同入城,若有什麼事,也好接應。”

商議定後,當夜三更,時遷、白勝引十個身手矯健敏捷細作,與朱仝、雷橫兩個,趁黑到了城下。只因三娘深知細作間諜作用,因此在整編梁山軍馬時,單獨命鄭鷹、時遷、白勝三個,就山內人等挑選適合人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