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是對的。
想她們赫舍裡家又不是沒出過皇后,當年抬嫁妝時,她也不是沒見過,所以這些東西當不得數,不如多準備一些不顯眼的,不顯眼才是惜福。
老太太話一說完。夏茉和邊上小唐氏那個佩服啊!這老太太真是活成精了。於是東西往那精巧了做,以低調的奢華為主。
寶石、好皮子什麼的當年太皇太后都有存著,而這些東西是可以放在箱子裡、櫃子裡,倒也不怎麼佔地,衣冠定製,寒暑更換,皆有次序,連男方由裡到外的,由薄到厚的全由女方準備。
七格格嫁妝裡有莊子、有地、有房子,而鈕祜祿氏也備了一份給她,這也是體面,要專門有一抬裡放上多少片瓦,就表示有多少間,數數還是算了。太子妃放了十二片,於是老太太像徵性的放了八片。其實夏茉想放九片,但因為是單數,而且九也不是她能用的,被老太太吼了回來。
即便是這樣壓縮了再壓縮,一百二十抬也不可能裝下。最後沒法,老太太只能遞牌子進宮,跟康熙大人商量,能不能把太皇太后那部分有明顯宮庭色彩的,送回了宮裡,直接放到八爺的房裡,怎麼說也是太皇太后給倆孩子的,放到哪都一樣。
康熙聽老福晉這麼說了,想想也是,這些犯禁的東西放到嫁妝裡也不太好看。於是誇了老太太的本份,允了!
這樣總算大家的面子都保住了。幾輛車再把東西送回去。但這麼一來一往的,有那泛酸的當然要說,皇家用自己的錢,顧了夏茉的面子。
不過夏茉沒聽見,就當沒發生,她更多時間都用在了準備送給長輩、老八的禮物上。滿州老理裡有一項是開箱禮。裡面要皇帝、皇后的衣服各九套,表示孝順之意。
康熙沒有皇后,以老太太的意思是,給皇太后,康熙各做九套,也不用全部親手做,像徵性的在每件衣裳上把最重要的象徵繡出來就成了。大家都這麼幹的。
可那是人家,到夏茉這兒就不成,貴妃自己從小就疼自己,宮裡現在最大的也是她,就算不做九套,七套也得做吧!而惠、宜、德、榮、良,您說給誰不給誰?
老太太拍頭,調集府裡針線房的丫頭老媽子們齊上陣,按規制幫著夏茉裁剪,做些邊角料的工夫,夏茉從那天起就沒出過屋子,除了吃飯睡覺。全在針線堆裡打滾,到後來連夢裡全是針線。
一直忙到送嫁妝的頭幾天,才把送貴妃鈕祜祿氏七套、惠、宜、德、榮、良一人五套的衣裳做出來。再找了精細的人細細的熨平,反覆檢查,生怕出一點錯漏,知道的是在準備嫁妝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內務府織造呢!
哎,她想想,自己這身份嫁回皇宮,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了。因為要求不一樣,本來就是多事之秋,自然要小心再小心了。
八月正式的指婚禮,明尚同學這麼多年的作用終於體現出來了,以福晉父在午門那兒接旨,再在安王府舉辦了隆重的指婚禮,幾位在京的大舅哥們也就忙著出來見了客,總算是認識了京裡的權利結構。
而這場婚禮其實六月康熙在蒙古時,就讓人開始準備起來了,但完全準備好,又經過欽天監的全面測算後,總算是在老八的脖子長了又長的情況下,決定十二月行大禮。
婚禮的頭一天,安王府派出浩浩蕩蕩的送妝隊伍,一百二十抬的嫁妝,真的做到了戲裡唱的,十里紅妝的派頭。
頭兩抬為如意匣和通書匣以示吉祥和禮儀,後面按重要程度,美觀一一安置。總之走街竄巷的吹吹打打輕神武門送到阿哥處。
兩全人奶奶幫著鋪陣,掃炕清理,每一步規矩做得十足。但安老福晉卻絕對不多做一分,也不肯少做一分。讓人歎為觀止,不禁會想,茉格格身邊可全是人尖子。啥時候也不會讓茉格格有點點出格的地方,不讓人忌諱。不過對某些人來說,也就更讓人忌諱了,你完全沒弱點,想幹嘛?
但真的高興的也許就只有康熙,老八倆父子了,多少年的心事今兒終於辦成了,怎麼讓人不高興?感動?
兩父子紅著眼,在慈寧宮的正殿,緬懷了孝莊太后的其人其事,然後把這婚事上升到是完成老太后的心願這個高度上來,於是顯得更加的重視與莊重起來。
而老八這些日子以來,已經完全笑得跟傻子一樣子,看到啥都高興。被人打了趣,也能笑mimi的一笑而過,爺要成親了,爺不跟你們一般見識。
到了第二天吉日吉時,宮裡派來了迎親的嬤嬤,老八一早就起,給皇帝,太后,惠妃,良妃磕了頭,請了安,然後興沖沖的跳上馬迎親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