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四爺府。出去玩怎麼能忘記弘暉、弘昀、弘時三兄弟呢?他們可是在後院騎馬時,結成的戰鬥的友誼。
錦慧雖然不喜歡李氏,但對兒子卻不是那小心眼的人,對弘昀、弘時也不差,他們三個一起放在自己身邊養,以錦慧大家子的想法,本來她就是嫡母,李氏是格格,也沒有資格養兒子,她也不是聖母就是了,但也存著心。
一個好漢還三個幫呢,弘暉雖是嫡子,身邊要是沒人幫襯著,只怕將來也是難過得很的。再說了,怎麼說都是四爺的兒子。全放在自己身邊,也顯得自己賢惠不是。
所以在錦慧這種心態之下,李氏反而對自己親生的兒子插不上手了,這三兄弟的感情倒是一直很好,規矩什麼的都很不錯,錦慧到哪兒都把三兄弟帶著,顯得自己教子有方,四四也從沒啥意見,直到小包子和十八阿哥出現。
弘暉三兄弟弘暉最大,是康熙三十六年生的,剛六歲。而弘暉與弘昀只差著月份。但因為弘暉是早產,身子顯得弱一點,但舉指什麼的倒很有四四的幾分樣子。當然弘昀和弘時,其實也不是很強壯,行事方面倒很有些皇孫的樣子的。
三兄弟在石頭老爹的耳濡目染之下,其實都十分的規矩,錦慧也知道四四最重的就是規矩,把三個孩子也管得死死的,三兄弟已經開始起蒙了,過了年就進上書房唸書,所以沒小包子的京裡時。各府的孩子其實走出來都差不多,個個跟小號的貴公子,哪哪的都有範兒。
當然各家的孩子都差不多,就算淘氣,其實人家也只在自己家裡淘,怎麼會顯在人前。所以錦慧本來對自己這三兒子都挺得意的。
但這段時日裡,夏茉商量著兩家合併馬廄,有了個小騎馬場了,三兄弟就聽說隔壁八爺家小爺和十八阿哥天天在後院裡騎馬,騎著好著呢!三兄弟聽到下人議論,哪有不羨慕的。
起了心思,弘暉仗著嫡子的身份鼓足了勇氣跟錦慧提了一下,也想學騎射。這事錦慧也做不了主啊,雖然也知道,滿洲孩子從小要練這個,但四四喜靜不喜動,雖說是上過戰場,可對孩子騎射方面還真不怎麼上心。錦慧也就沒敢提,現在八爺府走在前頭了,孩子們也說了,自然要等四四回來問他了。
四四一想,兒子是不是拘得太死了?連小包子都開始學騎馬了,自己三個兒子,明明都比老十八和小包子大,怎麼看著就這麼呆呢?學!一定要學。
四四下了決心,於是三兄弟就放了鴨子了,不過教養這東西就跟烙上的一樣,明明放了手,結果之前的慣性使然。這三兄弟給了自由都不知道怎麼用,所以騎馬對三兄弟來說,惟一的好處就是三個人看上去都健康了。
四四有天去後院看他們騎馬時,覺得有點悲催,馬上小包子最野,跟長在馬上一樣,在小場子裡亂竄,快趕上老十四小時候了。可是問題時,老十四正式學騎馬可是五歲整,小包子三歲呢;
老十八顯得有點隨意,很有名士的風範,但也能自己騎了,顯然也有人專門的教過,他騎馬也就是出來玩玩,倒不是真的喜歡了;
再看自己三兒子,還被人牽著馬試水呢,快趕上當年的夏茉了,打死不自己跑。
四四很鬱悶,開始覺得錦慧不會教孩子,自己三個兒子還沒人家一個兒子機靈。
錦慧心裡冤枉死了。但因此,錦慧倒是鼓勵起三兄弟多跟小包子玩了,既然四四那麼喜歡小包子,多學學總沒錯的。
所以小包子去四爺府說要出街看看。邀請三位哥哥一起去時,錦慧遲疑了片刻之後,還是答應了。當然錦慧可不是夏茉,人家才像當**樣子,讓侍書和入畫很是同情小包子,真是同人不同命,小包子還趕不上四爺府庶子的待遇,唉!
錦慧就開始張羅起來,小包子本來以為叫上人就可以走了,結果看錦慧那樣了,他爬上炕。開始吃點心,喝**。老十八很無力啊,四嫂比八嫂絮叨多了,快趕上自己額娘了。無力的也爬上去,撐著腦袋等著。這兩人一點也沒有受忽視的自覺性,反而很同情弘暉三兄弟了,這日子過得還叫日子嗎?
錦慧還特意把侍書叫進去問問,為什麼出街。知道為了讓十八爺認雞蛋去時。錦慧還納悶了,雞蛋還要出街去認?想想自己三兒子只怕也不知道雞蛋生的時候啥樣,出去認認也成。想想,還特意讓人拿了五十兩銀子出來,一個孩子給了十兩,讓他們開心的出去逛逛。又給了侍書一百兩,以防萬一。
侍書看四福晉一眼,老實的接過,心裡很是哀怨,估計這位四福晉對物價跟他們的八福晉也差不多,對小錢真沒概念!十兩銀子直接給這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