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太監文縐縐的把皇帝的話傳了一遍,大意就是今日皇上在宮裡設了宴,給兩位侄子接風。

湘兒與皎兒昨日便約好等鳳之清進宮去了,她們便去逛逛京城,皇宮應該安全吧。

皎兒當然不是已經排除了皇帝下手殺鳳之清的可能,但是在皇宮裡,皎兒斷定他不會出手。她並不認識皇帝,可皇帝的孝名卻是天下皆知的,倘若他是黑手,也不會在他快六十大壽的娘面前下手。

皎兒與湘兒跟著鳳之清走出齊王府,卻見鳳之清並沒有像前兩日進宮一樣騎上馬,而是坐回了來時的馬車,車簾還未放下,鳳之清坐在車內示意她們上車。

皎兒和湘兒並未進過宮,皇宮並不是可以隨意進入的,她們作為“外族”又是“江湖人”,鳳之清今日為何要帶她們入宮?

進宮(2)

皎兒與湘兒上了馬車,鳳之清未作解釋。

沒多久齊王府內便駛出一輛馬車(當然不是昨日那輛三匹馬的),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向皇宮駛去。

湘兒與皎兒自從換了丫鬟服侍,身上明顯的地方都沒有放護身的物品,只在一些隱秘的地方塞了少許應急之物。進宮倒也不怕露出馬腳。

湘兒在馬車內鬱悶,雖然可以進皇宮瞧瞧,可像皇宮這種地方,又不能到處遊玩,只能跟在鳳之清身後一動不動的站著,還不如她們去逛逛京城裡的店鋪。

皎兒反倒鬆了口氣,昨日自己一句話不說都能遇到個事兒,要換做湘兒愛湊熱鬧的性子,說不定還拉她去妓院參觀參觀。

馬車一路向前,皎兒突然意識到此時並未感到方才那種心痛,似乎只有看到時才會感到心痛。

馬車輕輕地頓了一下,然後停了下來。傳來太監恭敬的聲音:“世子爺、公子,太后命奴才在此迎二位至永壽殿。”

宮裡規矩,除了皇帝、娘娘、太后的馬車外,他人騎馬或者馬車不允許進到宮裡,所以,此刻馬車停在宮門口。

前兩次鳳之清亦是下馬換轎的。

鳳之清下了馬車,皎兒與湘兒自然也跟著下來。

前面的馬車上鳳之淩腿有殘疾,皎兒看過去,卻見昨日那名少年奔下馬車,看了眼宮門內的轎子,對那來迎的太監輕聲道:“公公,我家世子爺不便,請將轎子移過來些。”

鳳之淩是世子,身份自在鳳之清之上,鳳之淩的轎子被移到了馬車旁,鳳之淩的兩名侍衛將他們主子連同那輪椅一起搬上了轎子,原來那輪椅並非只是輪椅,此刻扶手處多了杆子,成了轎椅,杆子並不長,收起時完全看不到,十分精巧的設計。

鳳之清等他上了轎後也上了後面那頂轎子,皎兒與湘兒立在轎後,當然身邊缺不了那位金侍衛,還跟了另外一位侍衛。

只聽得那太監一聲起,兩頂轎子便抬了起來。

皎兒一路看著金黃色的琉璃瓦,硃紅色的綿延宮牆,漢白玉的鉤欄望柱,建築極其氣勢宏偉,卻是一座金燦燦的牢籠,使人無比壓抑。

轎子一路前行,宮道上有不少宮女和太監走動,見了轎子便停下來站立一旁,也有嬪妃的轎子路過,雙方並不停下,宮道寬敞,互相併不妨礙。

面見皇太后

轎子還未到永壽宮門口,皎兒看到了永壽宮三字,門口的一個太監已轉身匆匆進去稟報。

轎子在莊嚴的宮門口停下,方才那太監對著轎子恭敬的笑道:“世子爺、公子,已經到永壽宮了,請下轎。”

鳳之清下了轎子,吩咐金侍衛在殿外等候,只留了兩名丫鬟在身後。

前面轎子上的鳳之淩也下了轎,由那名書童推著前行,鳳之清跟在他右側,略微落後一些。

皎兒看著前面宮門口的臺階,雖然只有兩步,但恐怕鳳之淩的轎椅要抬起,僅靠那名書童怕是不夠的。但鳳之淩的兩名侍衛卻並沒有進宮,留在了宮門口馬車那裡。

只見,那書童只十五六歲而已,竟然在他背後雙手攙上轎椅的扶手,將鳳之淩連同轎椅一同帶起,行了兩步又放下,沒有青筋暴起,沒有汗水滲出,動作極為自然,熟練。

少年大力士?

鳳之清也有些訝異,但是隱藏的很好,他本就不易顯出情緒。

幾人行到正殿門口,自然又重現了方才少年大力士的一幕跨過高高的門檻,進入正殿。

其實鐵硯雖然舉得輕鬆,可輕鬆不代表喜歡舉啊,雖然為了主子他命都可以不要,但心裡也不免想,幸好這宮裡沒那麼多臺階。

眾人跨進正殿,只見主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