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空說無憑,半年後便能見到分曉!
魏延一千騎兵,押著八千多荊州軍俘虜,卻根本不怕他們倒戈相向。
一方面是這些荊州軍全都沒有了兵器盔甲,另外一方面,他們的肚子都是處於飢腸轆轆的,魏延在沒有把他們降順之前,是不會把他們餵飽的。
更重要的是,魏延用半年時間培養出來的強大政工體系在發揮著巨大的威力。
那些參軍們都在不遺餘力地給這些荊州兵洗腦,給他們灌輸,魏延統治下士卒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他們荊州兵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他們去了魏軍那裡,會享受到什麼樣的生活,而且他們還能像陳到、管亥、廖化等等人一樣,被魏延從小兵提拔成將軍,而他們在世家林立的荊州,以他們貧賤的出身,只能當一輩子苦逼的大頭兵。
所有荊州降兵們都陷入沉思,如果繼續在荊州軍裡面,不但朝不保夕,養不起老婆孩子,而且一輩子都只能是大頭兵,沒有晉升的可能。
反觀,如果加入了魏軍,能吃三餐飯,每天都有肉吃,還有軍餉,養得起老婆孩子,甚至還能娶得起妾,更重要的是,只要奮勇殺敵苦練武藝,都有晉升提拔的可能,絕對不會因為出身低微而一輩子都無法翻身。
這對比太過明顯了!
陸續有六七成的荊州兵都願意歸順,剩下那些猶豫不決的多半都是老小都在荊州腹地,擔心他們投降了魏軍,他們的老小會被劉表難為。
那些參軍便告訴他們:“不用擔心,劉表、蔡瑁他們可能以為你們已經戰死了,不會去難為你們一個小兵的家人。如果你們實在擔心你們的家人,我們會派人去把你們的家人接過來……”
短短一天時間,形勢發生逆轉,不再是一千騎兵看押著八千俘虜,而變成八千魏軍看押著一千多俘虜。
這一千多俘虜多半都是被參軍們識別出有過各種劣跡的,只能拉去挖礦。
那七千多歸順的俘虜裡面,也只有一千多個能夠編入正規軍,其他的暫時編入軍屯的警備軍,日後表現好的才有可能編入正規軍。
與此同時,徐庶、文聘、傅彤統領後續一萬多人馬陸續攻佔了比陽、平氏、湖陽、襄鄉諸縣,勢如破竹,所向披靡。
這四縣目前雖然屬於南陽郡,但宛城的張繡鞭長莫及管不到這裡,依然是劉表的人在擔任縣令,這些縣令都是世家子弟,色厲膽薄,聽到魏延的人馬擊敗了蔡瑁、張允的大軍,全都嚇破了膽,一個個全都攜帶家眷、財物,棄城而逃。
而劉表以為有了張繡、魏延兩個門神給他看守北大門,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在這些縣城根本沒有佈置多少人馬,而文聘、傅彤都是南陽人,對這裡非常熟悉,有時候,只用橫刀立馬勸降一下,城門便開啟,歡迎魏軍入城。
魏軍多半都是南陽人組成的,是南陽的子弟兵,自然秋毫無犯。
短短數天時間,魏延已經把南陽郡東北角全都拿下,魏延和劉表的襄陽中間只隔了一個蔡陽,這個蔡陽自然不是被魏延斬殺的蔡陽,而是一個縣。
如果魏延現在乘勝追擊,一定能攻到襄陽城下。
第131章 【策反伊籍】
不過,魏延並不打算攻下襄陽城。
首先,襄陽城自古以來都是第一等的堅城,非常地易守難攻,城池堅固,又依託漢水,荊州水軍還是非常強大,魏延現在根本沒有水軍,很難越過漢水威脅到襄陽。
況且,荊州軍主力尚存,江夏的黃祖、荊南的劉磐、韓玄等人還有大量軍隊,算起來,荊州至少還能組織出十五萬人馬,他們依託城池而守,絕對不是魏延現在這點兵力能攻下來的。
其次,即便魏延攻下了,世家林立的荊州腹地,荊襄九郡,六百萬人口,他能消化得了嗎?
就像蛇吞象,往往不能成功,因為還沒吞完,就先撐死了。
魏延現在要一點點地逐步蠶食劉表的勢力版圖,等到一遇風雲變化龍之後,再來吞象。
這一次,魏延展現出他的實力,嚇住了劉表、蔡瑁、蒯越,也會讓劉表等人放棄原來對魏延的輕視,抓緊戰備。
劉表有五六百萬人口,資源豐富,而魏延現在頂多只有五六十萬人口,人口基數相差十倍,而且魏延四面環敵,如果相持下去,極有可能,魏延就像歷史上的蜀漢,越打越弱,而劉表像曹魏,越打越強。
而且這次的計策下次就不能用了,蔡瑁、張允並不是徹底的廢物,他們絕對不會再讓魏延燒他們一回糧草,也絕對不會再被大張旗鼓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