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2 / 4)

小說:魏延的種子三國 作者:京文

給獨生子女的獎勵不過是區區百十元,根本無法抵禦國人“多子多孫生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同樣自己這微少的補助也無法保障那些孩子多的家庭的生計,他們要是養活不了,他們就不會響應政策去多生孩子。

他心裡細細盤算了一下,便道:“這樣吧,前兩個孩子要自己養,第三個孩子,官府一個月補助三鬥糧食;第四個孩子則是一個月補助四鬥糧食;第五個孩子則是一個月補助五斗糧食;如此類推,多生一個孩子就多些補助,不過,這些補助只發到孩子十五歲。”

書中暗表,按東漢制度,十鬥為一石,一石黃米約等於後世三十斤糧食,一斗米約等於後世的三斤。

說得這裡,魏延望著臉上露出笑容的某人,潑了他一頭涼水:“這些補助只限於平民百姓,因為你們世家大族都家大業大,多生養一些孩子,對你們來說並不困難,反而能把你們的家族興旺發達起來,朝廷財政本就緊張,你們就為國分憂,就不要再稀罕這麼一點兒補助糧食了吧。”

魏延的話擲地有聲,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們已無話可說,那個人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乖乖接受。

魏延話音剛落,主薄董厥站起身,質疑道:“主公,屬下不是說這個政策不好,可若是全天下的數千萬平民百姓們都響應政策,積極生兒育女,每家男子都娶上幾個妾侍,每個妾侍生上七八個胎,有些還是雙胞胎三胞胎,朝廷到那裡籌措那麼多糧食補助給他們呢?”

魏延笑道:“董主薄,你過慮了。這個基本政策一開始並不馬上推向其他地方,只是在義陽郡實施,待實施細節成熟以後,才慢慢推行其他地方,在一開始也並不覆蓋到所有人群,只在自耕農和軍人家庭實施,待措施成熟以後,才慢慢推廣到其他階層。

而且這個基本政策只針對平民百姓,他們一日三餐若能得濟再娶個妻子便是萬幸了,那裡還會有什麼閒錢納妾呢,而且,他們不僅要努力掙錢去養活前面那兩個孩子,還要努力照顧前兩個孩子和隨後出生的孩子,再多的孩子他們也照顧不過來,所以一家頂多生四五個孩子。”

魏延答應由他出錢來補助那些多生出來的孩子,但這些孩子雖然還受父母的撫養,但他們的前途則有魏延掌控,他們必須接受魏延軍方的安排,去軍方下屬的小學堂、中學堂,中學堂畢業以後,選擇加入隊伍,或上軍方直屬大學堂。

二十年以後,這群被超生出來的孩子變成了軍隊的主體。

就是這群超生出來的孩子,將要橫掃整個歐亞大陸,打造出大中華共榮圈!

就是這群超生出來的孩子,把大漢國土所有的寄生蟲一般的官僚給血洗乾淨,打造出廉潔自律的大漢官場!

二十世紀末,超生的孩子是上不了戶口的黑娃,二世紀末,超生的孩子是葫蘆娃!

第328章 【主公要以身作則】

未來,魏延除了養活幾十萬大軍,還要負責大學堂、中學堂和小學堂的所有費用,還要去養活那些計劃外的孩子們,靠著賦稅並不算充裕。

即便靠寶藏和盜墓所得,坐吃山空,恐怕在兩三年內也會被魏延瘋狂上馬這個基本政策給搞光了,即便是屯田大豐收,暫時也只能顧個溫飽。

魏延還需要開闢新的財源,所幸的是,他暗地擁有青樓、神仙院、神仙丹的經營收入,此後,他會爭取到賭馬、馬球、蹴鞠比賽這三大賽事的所有經營權。

同時,所有地區新開發的礦產都歸他所有,從境外進口的奴隸全歸他處置,所以魏延不愁養活不起那些孩子。

各個郡縣的兒童福利院,全都有魏軍財政支援,也變成了魏軍名下的產業。

兒童福利院除了撫養那些在戰亂中失去雙親的孤兒,還撫養那些被父母嫌棄的兒童,若是那些父母覺得自己養活不了那麼多孩子,也可以把他們報到兒童福利院,兒童福利院一次性補給這些父母一萬錢,這些父母跟這些被他們遺棄的孩子一刀兩斷,從此之後,這些兒童都改姓為魏。

從兒童福利院出來的魏姓孤兒,相當一部分人加入魏延麾下的三大情報組織和日後組建的廉政公署,他們只忠於魏延,利用魏延給他們的特權,橫掃一切反對魏延的勢力,讓所有心懷不軌的人都聞風喪膽。

為了促使各地郡縣官府推動“激勵生育”的基本政策,魏延便把對“只生一子”的罰款任務交給了各地郡縣官府,讓那些世家子弟掌控的地方官府去做這種得罪人的事情,而魏延的魏軍則去各個超生家庭裡送糧食。

此消彼長,使得平民對世家文臣的厭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