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3 / 4)

小說:魏延的種子三國 作者:京文

,誰就獲勝。”

魏延稍微看了一下,發現這個題目出的很有意思,能考察武將的好幾個方面。

一個是騎術,若是騎術不佳,非但射箭不穩,不能射中靶子,甚至不能完成十息之內馬過百步。

一個是射箭的精準程度,這自然是箭術的核心要求,一般情況下一定要射中靶子的紅心,因為是一百二十步開外,又是在騎馬側射,所以太史慈出的題目裡沒有強調一定要射中靶子的紅心,哪怕射中靶子的邊緣也算過關,但對魏延和太史慈這樣自信的箭術高手而言,非要射中紅心不可。

一個是射箭的勁道,尋常人力氣不足,拉不開硬弓,別說射中一百二十步的靶子,怕是百步外的一人無法環抱的楊樹都無法射中,因為弓太軟射出的箭力道太差,飛到半路就墜落下來,太史慈提出一百二十步,自然是以己度人,他覺得自己能夠做到,想必天下聞名的魏延也能做到。

實際上,整個大漢能射箭超過一百步還能正中目標的武將都不超過五十個。

這個時候,邁出一足為跬,邁出兩足才是步,跬就是後世的步,現在的1步實際上是後世2步,五尺為步,一步等於五尺,而漢時一尺大約相當於後世的21。35到23。75厘米,取平均值,一尺相當於22厘米,一步大概相當於後世的1。1米,120步就是132米。

一個是拉弓放箭的速度,這個也是箭術方面重點要訓練的,若是能在相同的時間內比對手多發出一支箭羽,就能鎖定勝局。

魏延身為主公,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是高屋建瓴,他發現這個競賽題目可以推廣起來去考慮將士們在騎射上的綜合能力,便欣然命徐晃把這個題目記下,留待以後軍中大比武時做競賽題目。

太史慈出的題目,自然由太史慈先來。

他騎著一匹白馬,在場外溜了一小會兒,然後縱馬飛馳而過,嗖嗖嗖,三個箭靶的紅心上,中了五隻箭羽,只有一支箭羽稍微偏離了紅心,在靶子的邊緣。

太史慈一臉平靜,徐晃卻讚賞地看了太史慈一眼,因為徐晃以自己多年射箭的經驗判斷,若是自己上場,也無法做到五隻箭全都射中靶子紅心。

輪到魏延上場了。

他飛身上了烏騅馬,他跟烏騅馬很有默契,根本無須事先遛馬,他策馬來到百步距離的開頭標識,開始縱馬飛馳而過,六息之間,百步已過。

烏騅馬如同一道黑色閃電從三軍將士眼前飛掠而過,在場圍觀的人們根本看不清魏延開弓放箭的姿勢,卻已聽到弓弦響動如霹靂,箭羽射中靶子紅心發出的嗖嗖聲響。

校場上的三軍將士歡呼雷動,原來那三個箭靶上每個靶子上都中了兩箭,每箭都是正中紅心,赫然是六箭連珠。

太史慈不禁瞠目結舌,他本來以為自己的箭法已經到了無法提高的地步,沒想到真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來自己的箭法還有很多提高的地方。

演義上,魏延可是箭術高手,他的豐功偉績就是,射掉曹操兩顆門牙!

“操方麾軍回戰馬超,自立馬於高阜處,看兩軍爭戰。忽一彪軍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馬。延棄弓綽刀,驟馬上山坡來殺曹操。刺斜裡閃出一將,大叫:‘休傷吾主!’視之,乃龐德也。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馬超已退。操帶傷歸寨:原來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卻門牙兩個……”

可跟呂布、黃忠、太史慈、趙雲等超一流箭術高手,還是略有差距。

這一世,經過種子神器的培養,現在他的箭術水平已近滿分,還比呂布、太史慈、黃忠、趙雲他們還強一點。

第334章 【太史慈完敗】

現在,輪到魏延出題目了。

他想起此前呂布轅門射戟的事蹟,便命人拿來一枝戟(戟是常規兵器,並非只有方天畫戟),放在一百五十步開外,笑問太史慈道:“子義,能不能看到戟上的小枝?”

太史慈眯起眼睛:“主公,末將能看得到。”

魏延笑道:“我們就射一下戟上的小枝,每人射十箭,射中多者獲勝!”

魏延出的題目,自然是魏延先發。

大家都以為,魏延要下馬站在平地上去射,因為那樣射箭才能射得平穩,但魏延還是穩穩地端坐騎在烏騅馬上,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滿弓,箭頭略略朝下。

魏延斷喝一聲:“著!”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戟小枝。

校場上的中央將士,齊聲喝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