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柴一臉菜色的黃巾降兵和袁術降兵。
……
現在的劉表很是興奮。
荊州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民眾安居樂業,如此一來,民風軟弱,除了荊南有些蠻夷騷擾讓那裡的民眾有些戰鬥力之外,荊州其他地方人都好儒學而廢武事,荊州兵員素質遠遠不及其他地方。
荊州本地亦無大將之才,勉強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將黃忠、文聘都來自南陽郡,而南陽郡現在歸屬魏延,文聘也早已歸降魏延。
荊州還有個致命的地方,這裡並不盛產戰馬,戰馬原產地幷州、涼州都跟魏延間接操縱的張繡勢力相連,魏延的戰馬源源不絕,而荊州兵卻很難得到戰馬供給,荊州兵一直組織不起強大的騎兵隊伍,根本無法在野戰上跟魏延對陣。
所有因素加在一起,註定了劉表向北發展,根本無力跟魏延強大的騎兵隊伍抗衡。
在此之前,劉表發動過兩次對魏延的戰爭,一次是由蔡瑁張允統領的五萬人馬,一次是劉虎統領的四萬人馬,全都慘敗而歸。
本來,劉表已經談魏延而色變,心裡深處有點放棄了北伐魏延的計劃,想要轉而往南方發展,他開始大肆發展水軍,就想利用荊州是長江中上游優勢,將位於長江下游的江東攻佔,然後跟魏延劃江而治。
卻沒想到,魏延竟然遠征袁術,義陽郡一片空虛,而且曹操願意跟他結盟共同對付魏延。
第311章 【劉表十萬大軍】
在蔡瑁、張允、蒯越、黃祖等人的攛掇下,劉表終於下定決心,除了駐紮荊南的劉磐、黃忠所部,其他郡縣都抽調人馬,匯聚成八萬人馬,由他親自帶領,圍攻義陽新城,徹底拔掉魏延這根眼中釘!
潛伏在襄陽的高階臥底伊籍迅速把劉表和曹操聯盟發兵的訊息傳了出去,一份傳到身在淮南的魏延,一份傳到身在義陽新城的黃月英那裡。
魏延前往淮南之前,留守後方的大將有四個人有決策權,一個是身在宛城的李嚴,一個是身在義陽新城的鄧芝,除此之外,還有文聘、滿寵,有一個人凌駕在他們之上,便是他們的主母黃月英。
黃月英得知劉表發兵的訊息後,果斷作出堅壁清野、放棄若干縣城,把荊州兵引到義陽新城的決定。
有人質疑,黃月英便道:“遵照主公的軍事思想,一定要集中兵力,即便在防禦的時候,也要集中兵力,不能給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除此之外,要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要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戰術目標……”
質疑的人無話可說,在此之前,魏延曾經無數次告訴過他們這樣的戰略戰術,他們馬上醒悟過來。
況且,放棄那些城鎮倒也不會有多大損失,因為劉表的軍隊是荊州兵,南陽郡、義陽郡也都隸屬於荊州,劉表打過來是想佔地盤,而不是鬼子過境,所以暫時把那些地盤給劉表,也不用擔心以後接收過來時是焦土一片。
劉表的八萬人馬一路橫掃過來,所向披靡,因為魏延的人馬根本不跟他們對打,全都提前撤離,大部分人馬撤回義陽新城,少數人馬撤到宛城。
一時之間,劉表的人馬收復了十幾個縣城,意得志滿。
本來劉表想要兵分兩路,一路拿下宛城,一路拿下義陽城,但蔡瑁、張允、劉虎等人見識過義陽城和宛城的固若金湯,都勸他,如果兵分兩路,那麼任何一城都拿不下來,現在魏延麾下將士妻妾子女以及延財錢莊的金銀財寶都在義陽城,如果拿下義陽城,等於斷了魏延的根。
於是,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往義陽新城而來。
到了義陽新城,黃祖那邊也派來兩萬人馬從江夏那邊跟劉表匯合。
他們合兵一處,共有十萬人馬,實際上有三成以上都是各個世家的家兵,他們都對魏延的各項政策不滿,同時也對魏延控制他們往北的商路不滿,所以才那麼慷慨地拿出壓箱底的兵力跟劉表一起討伐魏延。
當劉表到達義陽新城下面,抬頭一看,他才明白,為什麼蔡瑁、張允、黃射圍攻那麼久都奈何不得義陽新城,為什麼曹操寧可選擇伏擊魏延也不願跟他一起圍攻義陽新城,因為這個義陽新城實在是易守難攻,不但三面環水、城高壕深,而且還有奇怪的稜堡設計,不論從任何地方攻打,都會遭受兩面夾擊。
可已經來到義陽新城,他不能無功而返,就只能硬著頭皮讓十萬荊州兵發起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一天,兩天……十天……一個月……整整一個月,劉表折損了三萬多人馬,剩下六萬多人馬多半帶傷,依然奈何不得義陽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