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狼牙呈微微的透明狀,可以看到狼牙裡面的牙髓管。幸好,狼牙的牙髓管只有狼牙的一半長,只要夾掉狼牙的牙尖,可以不傷到牙髓,小狼也不會感到疼。這樣就可以保全小狼的四根狼牙了,也許不久,小狼能重新磨出鋒利的牙尖來。
陳陣先讓小狼聞聞老虎鉗,並讓它抱著鉗子玩了一會兒。等小狼對鉗子放鬆了警惕,楊克掐著狼嘴,陳陣小心翼翼又極其迅速地,咔嚓咔嚓夾斷了四根狼牙的牙尖,大約去掉了整個狼牙的四分之一,就像用老虎鉗子剪夾螺絲尾巴那樣。兩人原以為“狼口鉗牙”一定類似“虎口拔牙”,並做好了捆綁搏鬥,強行手術的準備,但是手術卻用了不到一分鐘就做完了,一點也沒傷著小狼。小狼只是舔了舔狼牙粗糙的斷口,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損失。兩人輕輕放下小狼,想犒賞它一些好吃的,又怕碰疼了傷口,只好作罷。
陳陣和楊克都鬆了一口氣,以後再不怕狼咬傷人了。然而,兩人好幾天都打不起精神。楊克說:去了狼牙尖,真比給人去了勢還殘忍。陳陣也有些茫然地自問:我怎麼覺得,咱們好像離一開始養狼的初衷越來越遠了呢?
小彭一連借走了三本好書,兩人心疼得要命。全場一百多個北京知青,只有陳陣和楊克帶來了幾大箱“封資修”經典名著,前兩年最瘋狂的政治風暴過去了,在枯燥單調的牧羊生活中,知青們也開始如飢似渴地偷看禁書了。因此只要書一借出,就甭想再收回來。但是,陳陣不得不借……要是讓三位頭頭知道小狼咬傷了人,包順貴就準會斃了小狼。經典名著很管用,果然,在很長時間裡,全大隊一直沒人知道陳陣被小狼咬傷過。
第二十八章(1)
世民(唐太宗——引者注)自起兵以來,前後數十戰,常身先士卒,輕騎深入,雖屢危殆而未嘗為矢刃所傷。
…………
……世民手殺數十人,兩刀皆缺,流血滿袖,灑之復戰。淵兵復振。
…………
上(唐太宗——引者注)曰:“……凡用兵之道,見利速進,不利速退。”
——司馬光《資治通鑑·第一百九十卷》
《同上·第一百八十四卷》
《同上·第一百九十六卷》
幾場大雨過後,額侖草原各條小河河水漲滿,新草場的湖面擴大,湖邊草灘變成了溼地,成了千百隻小鴨練飛和覓食的樂園。與此同時,一場罕見和恐怖的蚊災,突然降臨邊境草原。
對北京知青來說,草原蚊災是比白災黑災、風災火災、旱災病災和狼災更可怕的天災。額侖草原蚊災中的蚊子就像空氣,哪裡有空氣的地方哪裡就有蚊子。如果不戴防蚊帽,在草原任何一個地方吸一口氣,準保能吸進鼻腔幾隻蚊子。內蒙古中東部的邊境草原,可能是世界上蚊群最大最密最瘋狂的地區,這裡河多湖多,草深草密,蚊子賴以平安越冬的獺洞鼠洞又特別多。蚊子有吸之不盡的狼血人血、牛羊馬血、以及鼠兔狐蛇旱獺黃羊血。那些喝過狼血的蚊群,最近已把一個十六歲的小知青折磨得精神失常,被送回北京去了。更多吸過狼血的蚊群,以比草原狼群更加瘋狂的野性,撲向草原所有熱血和冷血動物。
在新草場,前一年安全越冬的蚊子更多,因此,這裡的蚊災就更重。
午後,陳陣在蒙古包的蚊帳裡看了一會兒書,便頭戴養蜂人戴的防蜂帽式的防蚊帽,手握一柄馬尾掃蠅撣子,從捂得嚴嚴實實的蒙古包走出,去觀察被蚊群包圍的小狼。這是一天當中蚊群準備開始總攻的時刻。陳陣剛走出包,就陷入了比戰時警報還恐怖的嗡嗡哼哼的噪音之中。
額侖草原的大黃蚊,不具有狼的智慧,但卻具有比狼更亡命更敢死的攻擊性。它們只要一聞到動物的氣味,立即撲上去就刺,毫不試探毫不猶豫,沒有任何戰略戰術,如同飛針亂箭急刺亂扎,無論被馬尾牛尾抽死多少,依然蜂擁而上,後續部隊甚至會被抽開花的蚊子血味刺激得越發兇猛。
陳陣眼前一塊一尺見方的防蚊帽紗窗,一瞬間就落滿無數黃蚊。他調近了眼睛的視焦,看到大黃蚊從一個個細密的紗網眼中,將長嘴針像一支支大頭針一樣空扎進來。陳陣用馬尾撣子狠狠地抽掃了一下,幾十只黃蚊被掃落,可轉眼間此紗窗上又一片黃蚊密佈。他只得像扇扇子那樣不斷抽掃,才能看清眼前的東西。陳陣抬頭望天,蚊群像是在做戰前準備,密密麻麻懸飛在頭頂不到兩米的空中,草原上彷彿燃起了戰火,天空中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黃煙。陳陣想:真正可怕的“狼煙”,應該是草原蚊群形成的“黃煙”。這個季節,草原人畜全進入了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