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說了一遍。
當然,他所說的話都是編造出來的。他說,自他到達大營北側之後,便發現山賊的伏兵。當即他繞過對方的埋伏,想要發動進攻時,卻發現另兩個方向也出現了伏兵。幸好北面有樹林,他人立刻撤入樹林中,才未造成太大的損失。眼看對方有了準備,他且戰且走,這才與劉李二人相遇。
聽魏辰說完,劉備不疑有他,便問魏辰,“魏司馬,所部傷亡如何?”他見魏辰的人馬雖然慌亂,人數上卻沒見明顯減少。
魏辰答道,“幸好見機得快,無太大損傷。李甘將軍難道也中伏了?”
魏辰敷衍了幾句,轉移了話題。
劉備只知道魏辰的大體兵力,若具體到某個數字還是不可能知曉的,對魏辰所言深信不疑。當即他介面道,“此地不宜久留,先回大營再做計較。”
李甘和魏辰並無異議,當下三家兵力合到一處,快速向燕山南麓大營撤退。
一路上,李甘和魏辰不時地說著遭伏情況。劉備卻默默想著心事,從魏辰口中,他得知山賊在北邊設的伏兵也近五六千之數。
事情根本和他所瞭解的不一樣,劉備一時莫明所以。更讓他感到奇怪的是,他派到北面的探馬一個都沒有回來報信的,難道是被山賊所殺?
事實上那些探馬的確被殺了,卻不是被凌雲所殺,倒是死於魏辰的刀下。
劉備派出了探馬,魏辰也同樣派出了探馬,劉備和李甘的情況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所以他們才會那麼巧合地在半路相遇。
而這一切劉備和李甘都矇在鼓裡罷了。
大隊人馬緊急行軍,終於在午夜前趕回了燕山南麓。
然而,火把的亮光下,眼前所見情景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第六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看到眼前的景象,劉備、李甘、魏辰如遭雷擊,滿臉黑線。。76zw。 七路中文
離開時,正是微風輕送,旌旗招展,號帶飄揚,馬嘶不斷。三座大營比鄰而建,綿延出數里之長。
而現在,所有這一切消失得無影無蹤,整片大營漆黑一片,大營所在的範圍空曠幽靜,火光下淡煙嫋嫋,散發出焦糊的氣味,仿若鬼域。
劉備臉色難看地揮了揮手,關羽、張飛立即帶著軍士向大營廢墟小心搜尋。李甘與魏辰也派出手下各自巡查自己的大營。
三撥人很快回來稟報,各處均沒有找到活口,廢墟中有許多軍士的屍身,卻未發現馬匹與糧食被燒燬的跡象。
劉、李、魏三人帶著絕大部分兵力趕赴山賊大營,都只留下百餘人各自照看馬匹,看守營寨,誰都沒想到營寨這邊會出現意外。
典型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三人湊到一起略經分析,便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劉虞。
凌雲山寨遭到攻擊,其兵力已超出以前所掌握的數目,絕對不可能再分出大批人手偷襲營寨。營中留有兵馬雖少,但想全部殲滅卻也不容易,對方若兵力不足肯定會有走脫的軍士。從查探的情況看,三座大營是同時被襲,營寨外沒有打鬥的痕跡。要做得這麼幹淨利索,對方沒有一千以上兵力絕難實現。
更重要的一點,往凌雲大營方向,馬匹無法行走,山路陡峭,四條腿的馬匹遠沒有兩條腿的人好用。況且他們在返回大營的途中並沒發現任何蛛絲馬跡,派往各處的探馬亦連聲馬叫都沒聽到。
他們分析的證據充分、有力,無懈可擊。如此一來,劉虞自然而然地成了替罪羊。任他們三人誰都想不到,凌雲才是偷襲大營的罪魁禍首。
也是展熊幹得乾淨漂亮,殺人、搶馬、搶糧。幹完之後見時間還早,把射出去的箭矢也收了回去。這一點是和凌雲學的,上行下效,展熊自然也學會了勤儉節約。走之前放了一把火,來個毀屍滅跡直接把官軍落腳的地方也弄沒了。
劉備、李甘、魏辰三人奔波半日,只在路上喝了些清水。原打算回營飽餐一頓,沒想到現在連這個小小的願望都成了奢望。他們沒吃的,軍士也一樣,但軍士沒有心理負擔,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勝敗對他們來說就看能不能保住腦袋。要是喘著氣回來,什麼覆命、責罰之類的事都與他們無關。
因而這些軍士各自找了地方,靠在樹上閉目養神。
三位統兵將領中,最焦急的莫過於劉備與李甘。劉備身為用兵主將,此次徹底兵敗,自然難辭其咎。而李甘先失牛羊,這次又折損大部人馬,更難向公孫瓚交令。
相比之下,魏辰比二人要輕鬆許多,當然只是在心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