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下首低頭不語。
良久,曹操長長出了一口氣,臉色更加陰沉,他用手指著下邊的人,大聲吼著,“說,誰能拿出個退敵的計策,都給我說話啊。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你們還有誰能為本公分憂?”
兩邊的文武把頭埋得更低了,連番殘敗,兵馬損失過大,現在青州已失一半領地。趙雲和徐晃的大軍,攻城掠地,緊追不捨,再次兵臨城下。
如今曹操的總兵馬不過五萬之數,純粹是勉力支撐,如沒有良策,必然逃不掉滅亡的命運。
也難怪曹操在大堂之上怒吼,議事議論了半天,曹操連問了六七句,居然無一人答話。
就連平日足智多謀的文若大謀士也一言不發。
過了一會兒,曹操緩緩坐下,把目光轉向文官一側,“文若,你可有破敵良策?”
荀彧見曹操點名道姓地問自己,再也不能裝啞巴,他低著頭走出佇列,施禮道,“主公”
“講”曹操強壓著怒火道。
“主公,如今凌雲兵鋒太猛,士氣高漲,敵軍勢眾,不可力敵。”荀彧輕聲說道。
“還有沒有別話,每次問你們,都是這不可力敵,不可力敵,不可力敵那要怎麼辦,你們倒是拿出一個辦法來”曹操大吼道。
荀彧被曹操聲音嚇得一哆嗦,忙再次施禮,“主公,如今我等所佔之地,北是冀州,西是兗州,南是北海國和徐州,東面就是大海。如今孔融受太史慈鼓惑,已經投靠凌雲,主公可謂是三面受敵。唯一一條出路就是走徐州。”
停了一下,荀彧繼續說道,“可是據在下所知,徐州陶謙與凌雲多有接觸,二人關係有些複雜,並且陶謙虛曾為凌雲擒獲叛將呂布,誰知道二人是否已經結盟?若走徐州,恐遭陶謙暗算。即便二人沒有這層關係,陶謙肯為我等讓出一條道路嗎?他會為我們而結仇於凌雲嗎?”
曹操嘆了口氣,荀彧所說的辦法他何嘗沒想過,因為他覺得沒有任何辦法能逃過凌雲的追殺。所以才召集手下人商量對策,才想求一個絕處逢生的辦法。
現在曹操後悔了,真的有些後悔了,後悔不該輕易出兵幫助袁紹。抵擋凌雲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他派張邈去支援,是想利用二人之間的矛盾,渾水摸魚,趁機佔領冀州土地。沒料到,連番敗退,從幽州給打回了冀州,從冀州給他打回了兗州,又從兗州打回了青州。現在凌雲倒是沒法繼續往後打了,因為後面就是大海,總不能給打到大海里去吧。
現在一提到凌雲的名字,曹操心是又怕又恨,沒見過這麼猛的人,白手起家,居然造出這麼大的聲勢,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居然佔領了四州之地。
見自己最倚重的謀士荀彧也沒有好主意,曹操一陣難過。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他目光轉向兩邊的手下,緩慢而沉重。
“主公,末將願誓死保護主公安危。”大將曹洪抱拳說道。
“主公,末將願為主公戰死。”
“末將也願。”
一時之間,大堂上的武將紛紛跟著響應,喊聲響徹大堂。
曹操看著一眾武將,心中暗暗點頭,這些時日,眾武將無不日日征戰疆場,馬革裹屍者已經有十幾人。死去的兵馬更是不計其數。
沉吟片刻,曹操說道,“多謝諸位,我曹孟德如有翻身的一天,諸位的心意,曹某一定不會忘卻。我不希望大家死,我要大家都活著。本公已打定主意,各位將軍速速整頓軍馬。隨時聽我號令。”
眾將聽曹操如此說,也不多言,當即應了一聲,就要離去。
正在這時,中軍官報門進入大堂。
“報,主公,敵軍用箭射進來的書信。”
曹操令人將書信拿過來,那是一塊寫有自己的白絹,在一端寫有曹操親啟的字樣。
曹操將白絹開啟,仔細看著上面的內容。
眾文無武將有信來,都停下了腳步,想看看到底有什麼事情發生。
曹操越看臉色越難看,之間上面這樣寫道。
“曹操,我本井水不犯河水,無奈你自討苦吃,擅自興兵來犯。我凌雲恩怨分明,有恩報恩,有怨報怨。今已無路可走,給你三日時間,獻城歸降,本公給你一條活路。三日後不降,後果自負。”
太囂張了,曹操看完之後,猛地把書信往案几上一拍大喝道,“來呀,把來使給我推出去斬了。”
中軍官嚇得面如土色,急忙施禮道,“主公,是敵軍射進城中的,並無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