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而且製作了大量的盾牌。
一來一去,凌雲的優勢逐漸減少。
一攻一守間,雙方兵馬各有死傷,雖然攻方傷亡更大,可是凌雲這邊的死傷也不少。
本來兵馬的數量就比對方少,再有大量的傷亡,凌雲更承受不起。
挺過了十多天,凌雲終於接到了燕山大營運來的最後一萬套鐵甲和裝備,總算湊足了五萬之數。
這下凌雲的心裡塌實了許多,弓弩不佔優勢,那就靠騎軍衝殺。。。
第一百四十章 鐵甲軍
第一百四十章鐵甲軍
相比袁紹來說,凌雲更重視曹操。身為一代梟雄能建立諾大的魏國基業,也不是靠運氣就能實現的。
即使現在的曹操只是剛剛處於起步階段,其兵力、戰鬥力、將領和謀事還沒有多麼強大,可是凌雲依然重視他。
所以凌雲與趙雲分開,趙雲在武邑抵擋曹洪和曹仁,凌雲坐鎮易縣防範夏侯惇、夏侯淵。
凌雲將鐵甲騎兵全部佈置在武邑由趙雲調配,他只帶著普通的兵馬進行防守。
而袁紹攻擊的中丘縣則由張燕負責鎮守,易陽縣的主將是典韋。
轉眼間十多天的時間匆匆而過,曹洪和曹仁帶領二十萬兵馬武邑,沒有太多進展。除了殺傷了一些守軍外,大軍依然被擋在武邑城外。而他們的兵馬損失較之趙雲要多出很多。
城中守軍只有八萬人,以兩倍之敵攻城還如此被動。曹洪和曹仁二人心中焦急不已。好在別的城池也未取得進展,否則二人得拿腦袋撞城牆了。
這一日,曹洪和曹仁再次指揮兵馬,兵臨武邑城下。
以往他們都採用四面攻擊的方式,本想讓對方手忙腳亂、防不勝防。不料對方守軍防守得有條不紊,總是讓他們無功而返。
這次二曹改變戰術,全都把大兵壓在西門。西門一面城池強度有限,如果集中力量進攻,對方的兵馬不能完全鋪開,造成兵力浪費。而對於曹軍來說,十幾萬人一起攻城,聲勢浩大,更有利於進攻。
曹洪和曹仁決心以此一戰拿下武邑,為大破凌雲立下首功。
大軍抵達城外,曹洪放眼觀瞧,之間城頭上旌旗招展,比以往還要多許多。相反旌旗下,守軍的人馬似乎少了許多。一眼望去,顯得非常稀疏,遠沒有以前那樣密集。
曹洪心中疑惑,莫非是趙雲的疑兵之計?
曹仁也盯著城頭蹙眉沉思,是有些反常,為何兵馬如此少。前些日子只見有兵馬進城,卻未見有大軍出去。只能說明那些兵馬依然在城中。
“哈哈哈,明白了,這正是趙雲的疑兵之計。他不知道我等要從哪方面攻城,或許把兵力安排在其他各城門,或者讓我們不知虛實,好選擇錯誤的方向。”片刻後,曹仁笑道。
曹洪聞言點了點頭,覺得曹仁所說不無道理,但他並沒在乎,在絕對勢力面前,一切計謀都不足為懼。
現在他的盾牌手和弓弩手也有很多,雖然比不上守軍所擁有的多,但彼此之間的距離正在逐漸拉近。經過一段時間的攻城,軍士對連弩的掌握越來越熟練了。
曹洪不想多做耽擱,也不管城中有何安排,毅然下令,讓弓弩手掩護,其餘人抬著雲梯攻城。
戰鼓聲響起,十幾萬人馬蜂擁而上,城牆上射下來的密集箭矢大多被盾牌擋了下來。只有巨弩造成了一些傷害,讓曹軍有所死傷。
大軍眼看要攻至護城河前,猛然武邑城的吊橋緩緩放下。
曹洪一見,心中大喜,莫非城中有人懼怕,開城投降。
不管如何,曹洪都不想放這個良機,下令催軍,讓從吊橋直接殺向城門。
軍令一下,原本準備塔著雲梯殺過護城河的曹軍紛紛向吊橋彙集,很快吊橋前就人山人海。
甚至有一些兵馬踏過護城河,直向城門殺出。
此時的城門突然開啟,從裡面殺出一支人馬,猛烈地向曹軍衝去。
這可不是一般的兵馬,這是趙雲親自指揮的鐵甲軍,鐵甲軍一入曹軍陣營,簡直摧枯拉朽一般,曹軍根本不堪一擊。
這支鐵甲軍共五萬人,完全是按照凌雲的設想組建的。
馬上軍士全身鐵甲,從腳後跟到鬧瓜頂,被覆蓋著鐵甲,甚至臉上也都掛著護罩。類似於後世擊劍運動員使用的防護面罩似的。既保護了面部又不影響呼吸、視力和聽力。
馬身上也披掛著鐵甲,普通的刀槍和箭矢根本傷不到馬匹。
更重要的是凌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