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報說趙雲率領五千兵馬到張燕駐守的故安城,與張燕在城外交談了一陣,率軍離開,張燕並未與對方開戰,交談內容也不知道。
聽到這兩個訊息後,袁紹心中極為不安,立刻找謀士來商議對策。而後袁紹採納了逢紀的主意,召集郭太和張燕到高陽議事,以此作為試探。
不料郭太和張燕都以軍務繁忙為由而沒有趕來高陽。袁紹心中更加不安,他深恐這兩支大軍有變。
好在三天之後,劉備和朱靈分別帶著人馬趕來支援。劉備所帶人馬不多,僅五千人,被袁紹安排在范陽城,受麴義排程。
朱靈卻帶來兩萬人馬被放在了代郡的平舒城,受張郃節制。
援軍到來,雖然人數不多,卻讓袁紹略微塌實了一些。現在只剩曹操那邊還沒有訊息,袁紹只能苦苦等待。
好在凌雲一直沒有發動進攻,戰事還不算吃緊。
又過了十餘天,曹操的援軍終於到了高陽城。主將是陳留太守張邈,帶來五萬大軍。
見到張邈,袁紹心裡非常不爽,卻不得不熱情接待,畢竟人家是來支援自己的。
二人不但是舊識,而且關係頗為不睦。當年討伐董卓時,袁紹身為盟主,張邈是其中一路諸侯,張邈不但在大庭廣眾之下頂撞袁紹,而且拒不聽從袁紹調遣。袁紹由此心生恨意,恨不得一刀斬了他。
但現在張邈是曹操的屬下,袁紹縱然恨他,也無可奈何。只是曹操知道二人之間的關係,為何還派此人前來,究竟是無意為之,還是另有深意,袁紹心裡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袁紹不喜歡張邈,卻很喜歡他帶來的那五萬人馬,經過與謀士商議,他將張邈派往北新城防守。
又五天過去了,凌雲那邊還沒有任何進兵的動靜。派出去的探馬一個都沒有回來,袁紹沒有了凌雲方面的訊息,心中又不安起來。
而白波軍和黑山軍方面,也沒有什麼異常情況發生,袁紹心中更覺不安。如若這張燕與郭太沒有什麼不軌行為,他們定會派人來高陽將凌雲派人出使的事向他解釋。
而二人都象沒發生任何事情一樣,全都保持了沉默。
表面看起來非常平靜,袁紹卻隱隱感到一些不妙。
這麼長時間,凌雲沒有進攻,並非他貽誤戰機,而是另有原因。
其一就和郭太與張燕有關,胡才見了郭太之後,將凌雲勸降之意說了。當然凌雲給的條件很豐厚,讓郭太為一郡太守。
郭太的根基在幷州,他所佔的地盤豈止一郡,對這個豐厚條件還不太滿意。凌雲的意思就是想少殺些人,降與不降,都在郭太,只要不後悔就行。
但胡才在凌雲軍中多日,對凌雲充滿了信心,他與郭太交情甚厚,力勸郭太歸降。
他告訴郭太,如果降了還能保有一州之地,若不降,恐怕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這還是輕的,要是運氣不好,可能連吃飯的傢伙都沒有了。
郭太一時不能決斷,要了一個月的時間考慮,胡才立即應允。
當然他不敢做這個主,出來前凌雲交代過這件事,如果郭太需要時間,以一月為限。
倒不是凌雲真為了郭太而浪費一個月的時間,而是他的鐵甲軍需要時間加一訓練。
眼看袁紹緊守城池,他想消滅袁紹的兵馬只能破城而入,有了這些鐵甲軍就能少死傷一些軍士。
這是其二。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典韋
距離與郭太約定的時間還有五天時,凌雲帶著趙雲趕到范陽郡的諑縣與太史慈會合。
在諑縣休整一晚,第二天一早,凌雲做了一番安排之後率趙雲、太史慈領兵馬十萬殺奔北新城。
駐守在北新城的張邈聞報立即派人往故安和范陽兩縣求援。北新城原來又袁紹的五萬人馬駐紮,張邈來了之後,袁紹將原來的防守力量全部撤出,只留下張邈所帶的五萬人馬。張邈見凌雲來犯之兵眾多,豈能以一己之力阻擋。他來是幫忙來了,可不是給人家賣命的。
北新城與故安和范陽城成犄角之勢,因地理位置的關係,這三縣中的任何一縣都在凌雲的攻擊之內。所以袁紹基本將兵力平均分配在這三縣,並沒有所側重。其中范陽縣由麴義鎮守,故安由張燕的黑山軍駐守。若凌雲攻其一縣,則由其他兩地兵馬支援,這是袁紹早就安排好的。
十萬大軍於次日上午浩浩蕩蕩至北新城下,抵達北新城之後,凌雲並未著急進攻,而是在距離城東十里之外紮下大寨休整。
這十萬人全都是騎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