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州牧。”
賈詡沒有半句虛言,完全是實話實說,這樣才更讓郭汜摸不清底細。
郭汜聞言明顯一楞,他沒想到賈詡會這樣說,照現在的情形上看,賈詡投敵已無疑問。在這個前提下,無論李傕是否歸降,按理說,賈詡都會以李傕歸降為由來勸自己。而賈詡偏偏沒這樣做,倒讓郭汜對李傕是否歸降產生了懷疑。
賈詡並沒給郭汜太多思考時間,而是繼續說道,“天下大勢,順著猖,逆者亡。如今凌州牧替天行道,澤被蒼生,賈詡不才承蒙凌州牧不棄收錄帳下。你我多年同僚,在下敬佩將軍乃世之豪傑,不忍他日受刀刃加身之苦,特來相勸,給將軍指出一條明路。本來凌將軍要今日攻城,在下特為將軍進言,讓凌將軍延緩一日。望將軍對在下所言三思,切末自誤啊。如將軍願意歸降,明日清晨,州牧大營為將軍敞開。言盡於此,將軍三思啊。”
說完賈詡策馬回營,滿寵看了郭汜一眼,緩緩圈回馬頭,隨在賈詡身後迴轉本隊。
郭汜盯著二人的背影,良久策馬回營,帶軍返回城中。
回到府中,他閉門深思,一直回味著賈詡的話,最終做出了艱難的決定。
第二天清早,郭汜率軍出城,在城門前排成兩列,接受凌雲的招降。
凌雲進城之後,封郭汜為威武將軍,俸祿與太守相同,大軍整頓三日,凌雲令郭汜率軍收復其餘城池。
其他城池的主將都是李傕和郭汜的部屬,郭汜這一投降,造成的波動非常大。幾近轟動了整個司州。
郭汜在軍中也頗有影響力,因為他的歸降,凌雲不廢吹灰之力收復了二十餘城,得降軍七萬餘人。
本來李傕的兵力就不充足,如今被郭汜釜底抽薪,來了這麼一手,立刻呈現出潰敗之勢。
徐晃和郭太的大軍亦是接連攻破城池,將李傕打得潰不成軍。
三個月的時間,李傕大勢已去,再無招架之力。
選中郭汜是凌雲的主意,李傕和郭汜的聯合,凌雲必須要打破,而他只能從其中一個下手。
李傕和郭汜之間,二人位置平等,但李傕要強勢一些。
歷史上的李傕和郭汜最終也未能和平共處,一點點風吹草動,二人便大打出手,鬧了好長時間。
凌雲自然知道這些歷史,所以採取分化的方法將郭汜拉到自己的陣營。李傕處於強勢位置,若勸降於他,他可能會考慮以後在凌雲軍中的地位,不會輕易歸降。而郭汜則不同,他處於若勢地位,在李傕身邊如此,在凌雲帳下同樣如此,其間的落差不大,很容易接受。
所以凌雲同賈詡設計出了這個計策,讓郭汜感覺真真假假,雲裡霧裡,無法分辨。而給他的時間又非常短,讓他又沒有時間摸清李傕的底細,連勸誘帶要挾,把郭汜拉到了凌雲的陣營中。
李傕兵敗如山倒,以其一己之力難以支撐大局。
西涼的馬騰和韓遂自然不會錯過如此機會,趁李傕虛弱之際,火出兵,攻打李傕控制的城池。
本來面對凌雲一方,李傕都難以支撐,更何況又多了馬騰一夥,這樣他就等於受到兩面夾擊,一敗再敗。
又過了兩個月的時間,李傕終於無路可逃,被凌雲與馬騰的兩撥人馬圍住。
此時李傕自知無力迴天,便想率軍歸順一方,經過慎重考慮,他還是選擇了凌雲。
這天,凌雲正在大帳裡議事。
有探馬進來稟告,說李傕派人前來求見。
凌雲擺了擺手,讓人將李傕的使者傳了見來。
“人參見凌州牧。”使者大禮參拜。
凌雲看了使者一眼,淡淡地說道,“李將軍派你來見本公,有何要事?”
“凌州牧,我家主公特派人下,想與凌州牧握手言和。”使者說道。
“握手言和?”凌雲冷笑道,“你家主公弄錯了,是握手言和嗎?”
“凌州牧,我家主公是這樣說的。這裡有信一封,請凌州牧過目。”說著話,使者拿出了一封素絹。
有護衛將素絹呈到凌雲手中,凌雲開啟略微看了看,而後重重地拍在了案幾之上,“回去告訴李將軍,握手言和是不可能的,他現在已經沒有了這個資格。他現在只有一條路,那就是率軍來降。”
“是”使者被另雲的氣勢嚇了一跳,連忙施禮告退。
第二天,使者又來到凌雲大營。
“凌州牧,人想州牧的原話如實對我家李將軍講了。李將軍今日特地讓人送來降。”使者說道。